移至主內容

翻轉偏鄉的宿命:在宅醫療x社區營造

2015/06/04 16:03
7,551次瀏覽 ・ 443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0
檢舉

照片

俵津村,屬於西予市明浜町。農漁業為主鄉村,人口不到1300人,高齡人口超過40%。幾年前國保診所面臨嚴重赤字,即將面臨倒閉。村民憂心沒有醫生可以看病,帶著橘子來到松山市,拜訪永井康德醫師(當天正進行開業10週年紀念演講)。永井醫師接手俵津診所之後,從每年虧損三千萬日幣,到每年盈餘一千萬日幣。(國保診所:日本政府在偏鄉設立的公立診所)

照片

村子裡的老人家,不必擔心沒有醫生看之外,而且可以在家善終。除了門診之外,目前有50位接受在宅醫療的個案。永井康德醫師,2000年在松山市開業,目前松山市最大規模的在宅醫療專門診所,稱為ゆうの森蒲公英診所。蒲公英診所是一家有九位專職醫師,在宅醫療專門診所,每月有450位在宅病患的診所,在宅死亡率約七成 (癌症70%、非癌症30%)。原來,永井醫師在開業之前(1996年到2000年),曾經在國保診所時代的俵津診所工作,當時村子裡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人到了末期,接受永井醫師,可以在家迎接死亡。除此之外,學生時代積極參與無醫村公衛診療的他,大學一年級就曾到養殖珍珠富盛名的宇和島市的須下地區,參與勞動體驗。這些學生時代偏鄉經驗,和畢業之後未來投入自治醫科大地域醫療研修,以及後來到偏鄉國保診所服務,奠定基礎。

照片

蒲公英俵津診所,在永井醫師經營下,轉虧為盈。永井醫師也改善老舊設備,導入新的X-光機和手持式超音波,提升俵津診所的功能,此外,邀請骨科醫師每月來一次俵津,偏鄉常見骨關節疾病,可以得到更正確醫治。我們在俵津沿路上,看到山坡上有許多單軌列車,連接到道路旁邊的金屬箱子,金屬箱子都是用來運送橘子的。永井醫師說,這樣一來,85歲長輩還可以在山坡上剪橘子。

照片

為了實現在宅醫療的精神,原本沒有一家藥局的俵津,永井醫師協助下,診所旁邊設立一家私人藥局,早上配合診所釋出的處方簽,下午藥師(一個人)開始送藥到附近明浜町患者家中,範圍最遠的居民藥師要開車30分鐘。藥局的旁邊,幼兒園的小朋友看到我們,熱情的靠過來。永井醫師說,1996年時候,他的孩子也在這家幼兒園,一家人都生活在俵津,診所旁邊美麗的房屋就是當時的宿舍。

照片

俵津診所旁這一棟美麗的房屋,就是輪班醫師居住的地方,現在每天有一位醫師,從松山市出發到俵津輪班。除了門診,24小時往診。松山和蒲公英俵津診所,每天上午8點半,連線討論昨天個案的狀況。永井醫師雖然已經是企業主,每週四還是親自輪值。

照片

我們拜訪的這一天,永井醫師帶著我們在村子走著,自然而然和迎面來老先生親切的互動。老先生很高興告訴永井醫師,他寫的文章中提到永井。永井醫師主動向我們介紹,老先生媳婦來自厄瓜多,真是大美人。實際上,永井醫師正要帶我們正要前往一家剛開沒多久的老人機構,外地來的年輕人開辦有機農業公司,營運非常好之後,也投入開設老人機構(自費老人之家)。老人機構今年才開業,不到一個月就滿了。老人機構附設日間照護,大多數老人家都是永井醫師的病人。

照片

明浜町人口三千多人,在國保時代過去就有4家診所。但是不是每一家都這麼幸運。兩家已經倒閉,一家原本有醫師,今年3月退休,面臨關門命運。診所如此,村莊也是,超高齡社會下的偏鄉村莊,少子化接下來就是日文稱為:「限界集落」的狀況,也就是面臨廢村的社區。永井醫師透過在宅醫療方式,讓村民安心生活,不必擔心生病要遠赴他鄉醫院、最後客死異鄉。在宅醫療也提供長照機構良好的支持。此外,年輕人願意到鄉村從事有機農業,在宅醫療讓資深農民可以在地安心生活,把經驗傳承給年輕一輩。

照片

如果說醫療是一項基本人權,那麼在宅善終,應該是超高齡社會的基本權利。在宅善終,不可能仰賴大醫院派遣醫師的巡迴醫療。願意在偏鄉在地扎根的在宅醫療才是偏鄉重生的關鍵。訪問的最後,我們刻意問永井醫師,俵津的人口已經開始回流的嗎? 永井醫師笑著搖頭說:目前時間還不夠長,目前還沒有。

不過,我想他堅毅的眼神,已流露出改變偏鄉命運的決心。

 

參考資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