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拜拜不燒香 甘唔保庇?(上)

2015/06/27 17:03
4,160次瀏覽 ・ 4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 簡鈺璇、章凱閎、王家瑜

晚間九點,位於台北的龍山寺依舊爐煙裊裊。香客手持線香走在寺內,虔誠祭拜,並將一柱柱香插進香爐裡頭,希望這一縷的煙,能傳達自己的心願到天廳。然而,從今年六月十五日起,信眾持七柱香由前殿參拜至後殿的風景將從此改變。

基於空氣品質的維護,龍山寺改變275年的傳統,在擲茭求得神明同意後,一口氣撤除後殿四座香爐,僅保留三座爐。並以「禁香」作為願景,挑戰了台灣行之有年的傳統。

台北市長柯文哲:「如果有選擇,我們要往正念、進步的方向前進。」撤爐當天,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前往探查,大大讚許龍山寺邁出進步的一步,也是台灣其他廟宇的最佳示範。「希望說,將來我們這些台灣的廟宇,金紙、燒香、放爆,都給他減量……。」

近來PM2.5的議題延燒,今年六月初,全台六個縣市發起「反空汙大遊行」,訴求人民有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台大醫院醫生蘇大成也在六月初公布,自行測量寺廟內空氣品質的結果。根據蘇大成的監測,龍山寺室內的PM2.5的濃度,其數值每立方公尺高達1360微克,比台北市平均值高出的50倍,更比行天宮的15.2微克高出89倍。這個監測結果,也讓龍山寺迅速踏出減香撤爐的一步。

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說:「因為看到報紙之後,我們就非常的震撼。如果說因為我們這裡的香支,所引起的這些空氣污染,對於民眾的身體健康有影響的話,我們也不願意去看到這樣的結果。」

除了龍山寺外,在台灣超過12000座廟宇中,打出完全減香政策第一發的,是去年八月頒布全台第一個「禁香禁供令」的台北行天宮。行天宮執事李楚華笑說:「行天宮以前就像個大煙囪。」

舉把香爐、供桌全部撤除。行天宮搖身一變成今日空氣清新的參拜環境。許多信眾雙手合十,以心香代替線香,誠心祈求恩祖公的庇佑。行天宮信眾:「跟以前不一樣就是回來一看怎麼沒有桌子,沒有桌子可以擺餅乾,沒有爐子可以燒香,那我就跟姊姊講說沒關係環保也好,很好阿。」

行天宮現僅有收驚及特定祭祀才使用到線香。實行禁香政策已快滿一年,行天宮執事李楚華觀察,禁香後,空氣品質改善,對於前來參拜、誦經的民眾來說,也是一大好處。他也提到,曾有位虔誠信徒,每月固定有十天會到行天宮參拜,一停就是4小時,但後來因肺部有疾病,就減少到廟裡參拜。因此當這位信眾得知禁香的消息後,就非常感動。「他當時還在治療,然後他當天就趕來,他說他看到門口的佈告痛哭流涕,這真的是他的願望,跟恩主公許願,謝謝他聽到他的聲音,他是為大家來祈求,不要像他這樣子。」

PM2.5除了來自汽機車和工廠排放的黑煙外,線香在燃燒的過程中也會產生PM2.5。國立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說:「香在點燃的過程是慢慢的,甚至古時候還將香用來當作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柱香兩炷香,因為它沒有完全燃燒,它無法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不完全燃燒下,很多產物就是有毒的。這裡面包括所謂的揮發性有機物,我們稱為VOC,又有一些半揮發的物質,比較令我們擔心的,像是PH,叫做多苯烷芳香烴,這是強力的致癌物質。」

從現代環保及科學的角度來看,燃香對人體可能有健康的危害。然而,當運行數千年之久的民間信仰面臨挑戰時,遭受影響的就不僅是幾座香爐,而是「香」背後所代表的傳統文化。

來到台灣製香最大宗的雲林、彰化一帶,一支支的香從軋軋作響機器中產出,北港的製香廠每日可生產300公斤的線香。即便環保的聲浪大,這些以製香為生的工廠仍每日製香。對他們來說,除了廟宇減香的危機外,從越南和大陸進口的廉價劣質香也讓他們飽受削價競爭的壓力。

製香廠老闆李招政說:「其實傳統上的好香都是用比較好的香料去做,但是最近因為原物料比較高漲 有些都用比較劣質的東西,導致市場上有人認為香是不好的東西。」

傳承父親的技術,李老闆堅持以古法製香,將檀木、沉香木磨成粉,加入樹薯粉做為黏著劑,將香粉黏在竹支上,做出味道清雅的好香。俗話說:「燒好香,有保庇。」李老闆與許多台灣人一樣,仍相信著,藉由一柱好香,可以將信眾的心意傳給神明。

「在傳統上藉著一炷香,宗教是一種心靈的寄託,有人講說好像是心理學,就是去跟神明傾訴一下,藉著一支香跟神明講話 雖然神明不回應他 但會保佑他 他傾訴給神明 就像外國去看心理醫生一樣。」李老闆說。

一年多前,行天宮旁有許多攤販在兜售香和供品,在禁香後,廟旁只剩下三個攤位,雖然小販生意已不如以往,但為了維生,他們還是在這賣著玉蘭花和簡便的點心。

行天宮攤販說:「香是比較好賣啦,因為大家都會拿香來拜,啊這些(點心和花)也是很多,就算是順便賣,現在賣花他們也一直來擋……拜拜就是誠心來拜,你就讓人家盡心地拜,你不能這個也擋、那個也擋,桌子、香、盤子都收光光,一樣都不剩……你來這裡拜就沒意思了啊。」

台北市民政局宗教禮俗科科長陳崇瑋說:「時代已經變遷到這個情況,隨著民眾環保意識提高,那傳統的信仰行為是否要因應這樣的時代變遷而去調整,調整的同時也要顧及周邊的受益者,行天宮因為做得比較斷然,的確會造成人的反彈,但是這就只能說(廟方)未來要協助商家做型態上的改變。」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