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至,但何必要至

文字-A A +A

文/李彥志(荒野義工,目前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小時候常玩的一個簡單遊戲,遊戲名稱我沒有記起來,但相對於早期物資較缺乏的年代,這是一個不花什麼錢、用幾張可回收的紙、沒有複雜的規定、可以多人輪流玩,讓參加者盡興、聯絡感情外,而且還可以練習「造句」。

遊戲名稱我暫稱為:「到哪裡、坐什麼車、找誰、做什麼」,有點長,但這就是遊戲的所有內容,把兩、三張紙撕成一條條,長度約25公分、寬2公分左右,疊在一起,張數不限,中間用橡皮圈綁好,兩端可以翻開,依設計者的想像力寫上「地名」和「交通方式」,另一面兩端寫「人名」、「做的事」,遊戲者依序翻這四個項目配對組合,往往有出乎意料的句子出來,舉例如:「去台北、坐獨木舟、找火星人、談生意」;不妨簡稱「去哪找誰做什麼」遊戲。

同樣的思考邏輯,很多專業領域都有What、When、Where、with Who、How、for What等分項的探討,追求理性經濟、戰略、公共事務管理的最佳效益。但學理歸學理,在實務應用上,有多少是片面的考量,基於政治立場、個人利益、專業偏見,再加上缺少公開、對等的討論所作下的決定,成為日後反面的教材。

近日得到的幾則環境相關訊息中,存在一些共通性,簡單講,就是「去哪找誰做什麼」遊戲的被簡單化,原本的四項都各自有許多選擇和組合,但其中的「坐什麼車」(怎麼去),若依目前政策中大到環島國道系統、高山纜車、或是局部的步道工程,當開車、搭纜車、走階梯,似乎變成到特定地方的唯一選擇,我們的過去的遊戲精神是否少掉部分的樂趣,這還算事小;無可否認的,時代變遷相當快,在現實面要付出的卻是上百億的建設經費,花的是納稅人繳的錢、未來世代的環境需求,這樣的建設是否迫切需要?

誰能保證這些措施在台灣先天條件下的安全性,能維持多久,對身心健康是否有益,如何承擔責任?或許再過20年,當地面交通方式已成為歷史名詞時,我們的子孫卻還在為閒置的高速公路付出龐大的代價。

更可怕的是,「到哪裡、坐什麼車、找誰、做什麼」原本的四項,被制約成這樣的結果:「去太魯閣、開跑車去、找隔壁鄰居、唱卡拉OK」、「去玉山、坐纜車、找同事、喝啤酒」;這樣說的原意,不是否定這些建設本身(What),而是其目的(for What),不要因手段而毀了初衷,若只為了到玉山看看台灣全貌,在有限的立足之地(山頂平坦地應不會大過籃球場)、視線清楚的時間中(午後山區多雨、雲霧中連鄰近的玉山北峰也看不到),花那麼多的錢(How),每天送幾千人上去是否有必要?應站什麼地方、能做什麼事?除非改造山上環境,但是這樣的話,又何必上玉山才能看得到人工的作品,放在台北火車站應該更方便。

我認為重要的是「找誰」、「做什麼」,目前議題討論的焦點已偏移,若不知為了誰去、要做什麼事,單就看到哪裡的交通路線或工具本身,眼光還不夠長遠;若為了值得努力的人、賦予的使命,再遠、再累的代價也是應該。我們可以無所不至,不過前提先問何必如此,所付出的環境、社會成本如何,和可預期的結果跟原意是否相符,斟酌怎樣才是永續發展,再作明智的決定。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50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落山風

政治人物、政府官員如果沒想辦法花大筆金錢,怎麼有政績? 怎麼有機會A錢 ?

0

加入時間: 2007.06.20

荒野保護協會

加入時間: 2007.06.20
320則報導
4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20

在台灣看見熱帶雨林-婆羅洲野生動植物巡迴展

2023-12-05
瀏覽:
3,595
推:
0
回應:
0

賞燕熱潮,即將襲捲今年夏天!

2023-06-28
瀏覽:
4,804
推:
0
回應:
0

荒野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開跑了

2023-06-15
瀏覽:
3,502
推:
2
回應:
0

蟹天蟹地.護蟹有你──淡水河口守護陸蟹行動

2022-11-04
瀏覽:
2,127
推:
0
回應:
0

畫出一篇綠色大地――綠色生活地圖

2022-08-24
瀏覽:
3,856
推:
0
回應:
0

五股賞燕季|我與燕的距離

2022-07-20
瀏覽:
2,389
推:
0
回應:
0

護蟹行動─找尋謝蟹的方法

2022-01-06
瀏覽:
2,387
推:
12
回應:
0

2012地球一小時

2012-03-21
瀏覽:
5,961
推:
5
回應:
6

無所不至,但何必要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8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8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