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海洋的寶島
文/廖鴻基
台灣是寶島,事實也好,言過其實也好,台灣確是生養我們的所在,是我們心神與繫的家鄉。台灣是寶島,「寶島」的「島」字已經說出了我們生長在一個四面環海的環境,說出了台灣是一個島國的事實。過去,提到台灣寶島,我們胸臆中浮現的輪廓是陸地寶島--香蕉、稻米、富麗農村及一群個性堅韌戴斗笠捲褲腳拼勁十足而樸素的台灣人--過去,我們似乎忽略了離開海岸圍繞著我們的曠闊大海。
台灣稱寶島,然而,過去我們似乎辜負了「島」這個字的深義。
少了海洋,台灣是個缺角的島嶼,台灣是個有瑕疵的寶島。
16世紀葡萄牙人航海經過台灣海域讚嘆台灣為Formosa美麗之島。海上緣岸航行我總能想像當年葡萄牙水手的海上視野--沉藍海洋,清藍天空,鬱藍山脈,魚群海面逐波,海豚躍浪,巨鯨噴氣--我覺得寶島得包括海洋的視野才算完整的寶島。
台灣位於全世界最大的大陸棚邊緣,位於海洋資源最豐富的東印度群島北緣,是西太平洋如項鍊般列嶼的中心墜子,東台灣面對花東海盆平均深度達6,000公尺,為海溝海床;台灣西岸台灣海峽平均深度60公尺為海槽地形,小小一座島嶼,因緣於邊緣海床複雜地形,黑潮、西南季風吹送流及大陸沿岸流等三股洋流在台灣海域交互作用,讓台灣擁有豐美的海洋資源。珊瑚礁、魚、蝦、蟹、貝類均佔全世界種類十分之一以上,在台灣海域出沒的鯨豚種類更高居全球八分之三以上。這等資源,我們竟然捨得忽略及漠視。
台灣領海12浬,加上擁有經濟海域兩百浬(一浬約1.8公里),無論以面積或以海域所含括的資源量,我們的海洋的確比陸地台灣寬廣及豐盛許多。我們不親海,甚至畏懼海,我們與海洋的深遠隔閡是一個島國相當不合理的現象。
一個島國陸地自然資源總是有限,如何突破島國的有限宿命轉而向寬闊的海洋尋求無限的機會,這是海島國家不能欠缺的自我認知。當一個人,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無法充分自我認知,也將無法充分自我開展。可以這麼說,過去因為長久政治戒嚴及大陸思想的影響,台灣長時以來形同鎖國鎖島,海域被看待如同化外之境,除了少數漁人及我們堪稱發達的漁業(將海洋資源作最低層次的看待與利用),我們讓海洋這塊寶藏蒙塵罹難。
台灣奇蹟不斷,亂象也不斷,我們的發展是欠缺了另一股能量來調合,來舒緩不斷前衝的腳步。台灣經濟及政治衝在前頭,整體文化跟不上來,於是亂象不斷,這是台灣目前的問題。本土化,以台灣為主體思考的運動,幾年下來的努力我們看到了不少成就,淪喪已久的台灣精神已隱約可見,但是,亂象仍然不斷。陸地上現實環境的地狹人稠,資源的有限,競爭的激烈,雖然我們能拼能忍,但我們的努力像是欠缺了什麼必要要素而讓我們無法長足邁開腳步。
我認為問題出在自我認知,自我定位的不足。生物學家說,台灣島上的一草一木都與海洋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我認為台灣是缺少了海洋認知,缺少了海洋文化。譬如政治上複雜的統獨爭論及國家認同等問題,若以海洋觀點轉頭來看,恰如一句諺語所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轉過頭來風平浪靜--讓我們轉頭看向日出東方,讓我們轉過身來面對恢宏的太平洋,北邊伸手是琉球火山島弧,南側揮灑出去的是呂宋火山島弧,是台灣伸向海洋、伸向寬闊太平洋的兩條手臂。這等海闊天空的氣勢,只需我們轉過頭來便能看見。
海洋意象裡的沉穩、開闊、豐美、包容、深邃……無一不是台灣目前最是欠缺的文化根基。海洋就在我們身邊,台灣海港處處,台灣船舶眾多,我們不可能沒有海洋文化,只是過去被鄙棄了,被忽略為是邊陲文化,被認為是少數人的文化。
轉過頭來找回海洋,重新定位自己,當我們再自稱為是台灣寶島時,我們胸臆間浮出的台灣輪廓應該包括我們的海洋。
本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49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