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醴云
原始報導連結:
【抗爭之後,苑裡是他們第二個家】反風車青年親下廚,「辦桌」宴鄰居
【抗爭之後,改變了甚麼?】 寧靜革命:反風車青年「惜土公田」深耕苑裡
0903公視中晝新聞
稿頭
兩年前,一群聲援苗栗苑裡反風車運動的大學生,繼續留在苑裡投入社區發展與農業耕耘,他們為小朋友課後輔導、也將農作生產的收入都投入在地社區發展,這群大學生說,苑裡已經變成他們第二個家,他們努力耕耘,希望人口外流的苑裡,能有更多改變。
內文
煮飯、切菜、炒菜,一群年輕人手忙腳亂。這一群大學生,兩年前就因為聲援反風車運動來到苗栗苑裡,想要住下來的他們,親自下廚「辦桌」,用最有人情味的方式,向鄰居們say hello。透過里長主持,年輕人輪流自我介紹,台下鄉親吃的開心,也聽得開心。
訪問 學生 林靖豪
這地方已經變成像是我們第二個家
不管我是在什麼地方 我都是在做這裡的事情
兩年來,他們將大學時光投入苑裡,抗爭結束後,他們決定留下來,種植公田,實驗用友善環境的方法種植,而農作收入也全部用在社區發展,並且提供小朋友課後輔導,希望人口外流的苑裡,能開始有更多改變。
訪問 學生 林靖豪
先從最基本的經濟上的開始 那慢慢把這個地方的價值找回來
才有辦法說再把人留下來 或吸引更多人進來
訪問 學生 張詠卿
不管是還沒外流的小孩子 或者是因為種種因素選擇留在苑裡的一些長輩
就是如何讓他們的生活更自立 或者是能夠更 不是依靠政府補助或是家人
而是他們在這裡是有辦法有尊嚴 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
看書、種田、住宿,每一天他們用心的認識苑裡、耕耘苑裡,這群二十歲出頭的外地人,想要證明,改變社會不只是一種想像,更要從實踐中去執行。
公民記者 胡景月 苗栗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