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品蓁/採訪報導】濃厚的妝容、紅色鼻子以及色彩斑斕的大捲髮,在舞臺上以不同的姿勢連續摔跤,或是賣力地表演雜耍、折動物氣球,只為博得觀眾一笑——這是一般人對於「小丑」這個職業的刻板印象。然而當代小丑工作室顛覆大眾想像,讓小丑走下舞臺,與觀眾近距離接觸,傳遞更加真實的感動。
「傳遞愛與歡笑的小丑藝術」講座海報。(達人學苑/提供)
什麼是「當代小丑藝術」?
「當代小丑藝術」的概念源自於歐洲,與傳統小丑強調在舞臺上演出不同,當代小丑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親密互動,走下舞臺、走入人群,以最直接的身體接觸帶給觀眾歡笑與溫暖,因此也被視為一種公益活動,近年來甚至有許多志工團體將它當成培訓的重點技能之一。
「藝術療癒」是當代小丑的目標,藉由當代小丑藝術貼近人群的特性,將愛與溫暖散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他們並非在觀眾遙不可及的舞臺上進行戲劇演出,而是實際進入各醫院、老人安養院與孤兒院,甚至舉辦遊行,達成人道關懷和擁抱人群的目的,將小丑散播歡笑的精神發揚光大。
工作室成立緣起
當代小丑工作室於二○一二年十二月由四個女孩創立,使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引進「當代小丑藝術」的國家。工作室中開設了當代小丑工作坊,進行培訓課程,至今已訓練超過一百位當代小丑,並聘請義大利知名當代小丑劇團THE WALL的團長Alessio Di Modica擔任講師。
創辦人黃冠螢在二十歲時參與義大利的國際藝術志工活動,誤打誤撞地加入了當代小丑訓練課程,「將這樣的快樂與感動帶回臺灣」的想法開始在心中萌芽。二度於義大利結束訓練課程後,回到臺灣,她與另外三名志同道合的夥伴——陳琬婷、楊子葳與林鈺軒,本著讓歐洲原汁原味的小丑文化於台灣紮根的初衷,成立了亞洲唯一的當代小丑工作室。
轉型,跳脫框架
二○一四年,是工作室的一個轉捩點——這一年,四個女孩不約而同地認為小丑可以不只是小丑,還能夠融入不同的藝術元素。於是,當代小丑工作室裡響起了非洲鼓聲,與非洲裔老師合作,在工作坊開設了非洲鼓課程。另外,二○一五年,工作室轉移陣地來到了西西里島,融合布偶的操作,讓學員們認知到小丑的表演並非只能侷限在劇場藝術之中,擁有更多元的演繹方法。
黃冠螢說:「當代小丑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改變。」因此工作坊未來也不排除加入繪畫、音樂或說故事等課程,從小丑走向更廣闊的藝術之路。然而,不論藉由什麼方式或媒介,她們都將貫徹小丑溫暖人心的理念,遵循散播愛與歡樂的宗旨,讓群眾的歡笑聲渲染到臺灣的每個地方。
相關資訊
講座資訊
「傳遞愛與歡笑的小丑藝術」
時間:2015/11/12(四) 18:00~20:00
地點:Cre8創意中心
當代小丑工作室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