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童稚眼光,遇見不一樣的家鄉容貌
在Sony第三屆「童心看台灣數位表達賽」觀摩作品中,偏遠地區的孩子們透過鏡頭,以細膩純真的角度向觀眾訴說自己家鄉的故事。參賽作品中有許多遺珠之憾,雖然沒有入圍,卻能讓人感受到拍攝者的心意。孩童眼中的家鄉是最美的,不一樣的家鄉容貌,卻有相同的愛護家園的心情。
像是作品「我的藍海我的飛魚」,孩子們的鏡頭下,完整展現了人與大海的深厚連結,並且訴說著最古老的「環保精神」—在獵捕飛魚的過程中,蘭嶼居民遵循著文化傳統,僅向大自然汲取生存所需的資源、不濫捕。這種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在城市中、講求快速與便利性的都會人較難體會的。從孩子拍攝的角度,我們發現:蘭嶼居民所維持的傳統精神,似乎更符合現代人所宣揚的環保訴求。
在作品「阿公的五分車」中,孩子們將阿公的笑容與老火車聯繫在一起;透過老火車重新啟動、景物不斷後退的鏡頭,過去那段被遺忘的時光也隨之復甦。從記錄著往日風光的黑白照片,到如今物換星移、人與老火車皆歷盡滄桑,卻再度散發生命的光彩,觀眾的心情也隨著火車的行進而輕快起來。孩子的眼光儘管單純,他們的描述卻讓人感受到歲月更迭下,鄉土與人的深厚情感。
這些作品中流露的真摯情感令人動容,也讓人深切感受到:偏小學童發自內心認同自己所生長的環境,感受著家鄉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台灣各地偏遠地區的學校,雖然地處偏遠,卻存在著一群愛護家園、對家鄉有著深厚情感的人們。或許因為地緣因素,使得他們的聲音較少被外界聽到,但是透過「童心看台灣數位表達賽」,孩子們用影片紀錄了台灣各個角落人親土親的情愫,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美麗的地方,也認識了這群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
欲瀏覽更多「童心看台灣-數位表達賽」作品,請上http://www.sony.com.tw/csr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