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濤間看氣候變遷 ─ Tides of Change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氣候變遷小影展系列 01】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 成立於1916年,今年98歲;而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成立於 1872年,則有140多年歷史。但獨特珍貴的自然地景與野生環境,並不易保存,特別是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Tides of Change」是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2014年發表的12分鐘短片,追隨海洋生態學家Steve Fradkin團隊到美西太平洋畔的奧林匹亞國家公園海岸,跟著潮汐時間,進行潮間帶的長期生物相調查研究。
Fradkin 博士在奧林匹亞公園海岸潮間帶有數個長期調查點,每年固定來調查。潮間帶介於陸地與海洋之間,是環境很惡劣的地點,淡鹹水交集、波浪持續拍擊岩壁,退潮時陽光直接曝曬,然而每個海蝕平台,每個潮池,就都會有相當豐富精彩的生物群落。研究團隊隨著海岸高度劃分成兩區:上層的藤壺區(barnacle zone),以及較下層的貽貝區(mussel zone),分析生物豐度之外,也會注意兩區彼此分布範圍的前進與後退。
當未來氣候變遷加劇,不免對潮間帶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雨季集中、均溫上升,代表潮間帶將面臨更乾旱與更熱得曝曬。而最嚴重的衝擊,可能是海洋酸化,當海水中 pH 酸鹼值改變,意味著會引響海洋中許多生物化學反應。 Fradkin 博士說,這些細微的影響,需要透過經年累月的監控調查資料,分析後才得以找到長期異變趨勢,證實氣候變遷的真實影響。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