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美善基金會 助憨老家庭在地生活

2015/11/27 11:00
2,542次瀏覽 ・ 1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林苡婕、韓亞諾/台南市報導】走入崎嶇狹小的巷弄中,外觀簡陋的房子,住著一戶憨老家庭。他們是,四十多歲的重度智障者「阿燕」,與她的年邁媽媽。現今,台灣有近九成智障者絕大多數住在家中由父母照顧,但父母會面臨老邁、辭世等問題,更需要社會的關心與支持。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了解決智障者與年邁父母的雙重需求,秉持著「哪裡有需求,我們就往哪裡去」的服務理念,持續對憨老家庭提供多元服務,把愛直接送進家中。

照片

社工實際走進家中陪伴憨老家庭。

提供憨老家庭多元服務

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於二O一O年成立,服務對象包含台南市沿海五區,三十五歲以上的智能障礙者,其父母在六十五歲以上之家庭。目前為美善社福部主任的宋靜芳說,智能障礙者老化速度,至少比一般人快十到二十年。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智能障礙者的父母,多數擔心他們在外被欺負、受騙,把他們在家中保護得好好的,少了與外界互動連結的刺激。因此,近年來,美善基金會特別強調「社區參與」,希望智能障礙者家庭,能夠「走出家裡,走到社區。」

「社區」是憨老家庭周圍最自然親近的支持力量。基金會希望透過開創社區支持系統,協助憨老家庭一起參與社區活動,在社區參與中,共譜生命的意義。活動內容包括,社工在每週固定時間,為憨老、社區高齡者進行健康關懷與社福資源諮詢服務,透過量血壓與生活問題的對話,促進社區居民的健康,一步一步幫助憨老家庭與社區居民維繫感情。

宋靜芳說,這個構想並無想像中順利,一開始的參與人數屈指可數。由於社區居民大多對憨老家庭有一種本能性的排斥,認為他們跟一般人不一樣,進而產生異樣的眼光。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反而是更積極的邀請社區民眾,並親自將憨老家庭從家中帶出,一起共融。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很高興看到憨老朋友主動走進社區,社區居民也開始友善的接納這些,生活在社區陰暗角落的憨老家庭。

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憨老家庭服務,有三大工作方法,分別是個案工作、社區工作和團體工作。個案工作指的是,由於每個家庭的困境都不一樣,因此,社工會直接進入家庭,實際看他們的需求,提供個別化的服務。在這幾年的服務經驗累積中,最多者是照顧需求,像是直接到府幫憨兒洗澡、打掃居家環境,安頓午晚餐食材。再者,經濟需求,如車禍調停、詐騙問題、房屋修繕等多元服務。

照片

志工正熱心打掃憨老家庭居家環境。

哪裡有需求 我們就往哪裡去

「別人不願意做的,我們就來做。」宋靜芳說,如果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是太大的難題。社會普遍認知上,憨老家庭所缺乏的應是經濟補助,但她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其實是運用資源的能力。

二O一二年美善基金會,承辦台南市政府的「身障日間中心」業務。由於憨老家庭大多生活在家中,鮮少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因此,基金會開始著手計畫,「社區共融」活動。由社工開車將憨老家庭載到身障日間中心,讓他們可以在那裡接收更多外界的資訊,活絡自己的社交圈,並且供應三餐,活動結束後,再將他們載回住屋處。當時,看似很好的服務,基金會竟然找不到任何家庭參加,原因無他,這些家庭普遍的觀念認為,只要我們能待在家中生活就好,不需要出去製造更多的麻煩。

為了要扭轉憨老家庭自我封閉的狀況,基金會開始嘗試,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工系合作,直接走進家庭幫助他們。宋靜芳分享,在一開始的個案服務中,這些家庭的父母多數是婉拒的,但是他們並無因此而放棄,而是半強迫式的把社工「到宅服務」送到家庭裡。經過半年的努力後,基金會漸漸看到成效,而這些家庭也從原本的排斥,到現在視社工為家人、朋友一般,接受他們的服務,這是一路走來最大的欣慰。

照片

憨老家庭,阿燕與她的年邁媽媽。

基金會成立宗旨 尊嚴讓人人擁有

宋靜芳說,無論身心狀況如何,都應該讓人人都能感受到愛與尊重。對憨老家庭的期待,我們希望能為這些生活在社區中的憨老家庭,建構在地自然支持網路,讓他們可以和你我一樣,在地生活、在地老化,更重要的是,將「尊嚴讓人人擁有」,落實於服務上。

照片

美善基金會執行長吳道遠與社服部主任宋靜芳。

 

延伸閱讀

憨兒自力更生 叫賣手工餅乾

農場新生活 打造憨兒新園地

讓憨兒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歸屬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