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十二年,千人迎請大道公祈福,台江文化中心動土創新舉
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由台江文化、教育、社區及大廟共同催生十二年的台江文化中心,今天一早,大廟興學文化志工、海佃國小《小台江》、台江文化促進會等上千名台江鄉親,以徒步方式,迎請海尾大道公、浸水王爺、飛虎將軍、南海佛祖及溪心寮、十三佃及總頭寮、草湖寮大廟神明,蒞臨台江文化中心基地護境祈安,以「文化動土、藝術參與」的方式,先由社大台江分校、安順、安佃、安慶等學校,接力在台江文化中心廣場,以音樂、舞蹈為台江文化中心動土暖場,祈求台江諸神庇佑台江文化昌隆,再由海尾大道公率領宋江陣擺八卦陣,為台江文化中心動土奠基祈安,最後,在海尾大道公、浸水王爺、飛虎將軍、南海佛祖及溪心寮、十三佃及總頭寮、草湖寮大廟神明見證下,由台南市長賴清德、台南社大林朝成校長、海尾朝皇宮吳進池主委、台江文化促進會吳銘福理事長、陳亭妃立委及安南區市議員們、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在地大廟、文化、學校各界代表,在台江文化中心的神榕旁,舉行動土祈安大典,象徵天地人三合,公私協力,齊心打造全國第一座,由下而上推動,融合圖書館、社區大學、演藝廳三合一的台江文化中心。
台江文化促進會表示,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長久以來,台江教育文化設施缺乏,因此,從2002年,捍衛台灣歷史博物館留在和順寮農場之後,台江文化、教育及海尾朝皇宮等大廟各界鄉親,開始推動台江文化運動,2004年台江鄉親展開連署,正式向台南市政府提出興建融合「圖書館、社區大學、演藝廳」三合一的台江文化中心,結合安南區公所、農會,形成台江行政文化園區,創下台南市由下而上催生文化中心的創舉,今日台江文化中心在台江諸神庇佑及鄉親參與下,正式動土,見證了十二年台江文化運動的故事歷程,將是一棟典藏、記錄台江文化運動軌跡的文化中心。
海尾朝皇宮主委、社大台江分校召進人吳進池指出,催生台江文化中心的過程,有鑑於文化來自生活,來自土地,因此,台江分校創校八年來,重回村廟與海尾朝皇宮等大廟,齊力推動大廟興學,以培育在地藝術文化人才及社團為目標,推動一村一廟一樂團,提倡公民學習運動,振興廟口公共論壇,守護台江河川環境,期待三年後完工,台江文化更為繁盛,共同營造「文化沃土、生態淨地、健康溫馨」的台江新家園。
這是台江文化中心倡議的歷史敘事。如果說,捍衛台灣歷史博物館留在安南區,乃是台江第一場文化抵抗與覺醒行動,那麼,催生台江文化中心的倡議,則是台江文化治理的實踐。
二OO二年五月,我們在安東庭園社區夢公園成立台江文化促進會,十月舉辦「台江歷史生態調查研習營」,倡議安南區正名台江區,十二月發起「台江環境文化宣言」連署行動;二OO三年三月在公親寮策辦第一屆台江文化季,四月,安東庭園社區展開台江田野調查行腳,海尾朝皇宮舉辦「台江新故鄉,大海尾文化季」,八月,台江文化、社區及宗教界,爭設第二所社區大學,為大廟興學,開啟契機。
二OO四年一月,中石化台碱安順廠戴奧辛污染,市政府設置醫療照護站,二月,台江文化促進會提出「安南區教育文化暨社區營造建言」 ,倡議增建台江文化展演中心,恢復台江書塾學堂,此即台江文化中心的前身。
約在此際,因為九二一大地震,安南區公所被判為危樓,設於區公所的安南區圖書館,面臨遷移到新建的本淵寮公有零售市場的命運,吾人乃向台南市文化局抗議,力陳全台南市只有安南區、土城圖書館設於菜市場之上的不當政策。
安南區圖書館設於菜市場的不當文化政策,再度刺痛我們,也刺激吾人反思,我們要有何種樣貌的圖書館、圖書館要何去何從,於是,台江文化展演中心的構想,就轉為結合社區大學(社造)、圖書館、演藝廳三合一的台江文化中心倡議,進一步實踐「台江環境文化宣言」的理想。
二OO四七月十二日,台江文化促進會諸友拜會台南市長許添財,正式將催生台江文化中心提到文化治理的進程,二OO八年,台南市政府展開台江文化中心先期規畫,二O一O年展開工程設計,直到今日。
為了催生台江文化中心,深耕台江文化運動,二OO七年台江分校創立,與海尾朝皇宮等在地大廟,合力推動大廟興學運動,二OO九年恢復台江文化季,由市政府與台江教育文化、社區及大廟共同策辦,策畫大道公生遊學、台江社區音樂會、台江兒童劇展演、台江社區博物館等文化節慶活動,大廟興學則從台江文化教育、藝術人才及社團培育著手,培養一村一廟一樂團,開辦台江文化、藝術、流域學習等課程,倡議文化公民權,從台江文化的生產實作,一步一步創新台江的日常文化,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台江文化資本如何轉為經濟資本、化為具體的台江文化典章制度、公約挑戰,如何倡議及對話,進而與台南市政府共謀台江文化中心的經營運作及其願景,在台江文化中心即將於十二月二十七日動土之際(由海尾大道公擇日,親臨安基動土),更顯重要。
因此,過去幾年來,我們倡議台江文化治理,以台江文化中心為實踐基地,探究公私協力的台江文化中心經營發展委員會的可能,建構公民參與、專業參與、實踐社群治理的平台,結合廟口文化沙龍的公民論壇,建構《大廟興學》文化遶境的學習型社區體系,藏文化於生活,藏文化於土地,藏文化於信仰,果能如此,吾人才能延續與創新四百年台江拓墾文化的新命,轉台江被犧牲的體系為公民社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