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零距離、服務零時差 開創智慧學習新時代
您曾想像過未來的博物館與圖書館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嗎?教育部於105年1月13日(星期三)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集所屬10所博物館及圖書館代表,共同啟動智慧光球,一起打造知識零距離、服務零時差之智慧服務,開創學習新時代。各館所後續將藉由舉辦諸如工作坊、論壇、研討會、對談講座、問卷調查、社群平臺意見交流、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全民提案等活動,邀集民眾集思廣益,表達對博物館及圖書館未來樣貌的想像,以納入計畫細部規劃參考;同時建立館所與社會大眾的信任夥伴關係,希冀透過擴大公民參與、與公民對話,讓計畫的規劃與推動更為周延、符合民眾期待。
教育部部長吳思華表示,博物館與圖書館提供的永續學習環境,即為現代公民尋求優質終身教育的最佳場所,所提「國立社教機構科技創新服務計畫」將藉由引入21世紀智慧科技的體驗與學習方式,重塑社教館所的科技面貌,以多元方式吸引更多參觀者和使用者。未來吸引民眾進館的,將不再只是知識上的提升和資訊上的獲取,各館將能寓教於樂,將社會教育終身學習和休閒遊憩發展觀光相結合,創造一個更歡愉舒適的學習環境,讓民眾深刻有感!
整體計畫的創新亮點,關鍵在於「整體服務模式創新」及「核心服務內容提升」,並發展跨機構的資源分享,及博物館和圖書館之間的橫向聯繫互通,以各館特色相輔相成,共構從北到南的「大博物館」及「大圖書館」;4年計畫執行完畢,將可使博物館及圖書館在展示、科教、圖書、典藏、研究、行銷、觀眾服務等業務上脫胎換骨,更可充分發揮各館擁有豐富教育及圖書資源的優勢,結合地方政府,共同活化當地經濟,蛻變成為國際間博物館與圖書館在科技創新服務上的標竿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本計畫整合博物館群與圖書館群的智慧服務資源,利用行動裝置和雲端科技,不但協助觀眾跨館所記錄參觀學習的詳細歷程,同時更可以讓觀眾在博物館接觸過的知識,成為帶著走的個人資產,隨時由觀眾存取運用。這種知識的有效儲存和長期累積,將成為現代公民素養提升的重要關鍵,若能順利推動,臺灣在社會教育和終身學習上將領先世界,由各具特色的社教館所聯手打造一個時間永續且空間延伸的多元智慧學習場域!
本計畫由10所國立社教館所共同參與,以「大博物館」與「大圖書館」的核心理念共同結盟運作,包括: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教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工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電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藝教館)、國家圖書館(國圖)、國立臺灣圖書館(國臺圖)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