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熟悉的社區直到最後!「石神井的庭園」所綻放的魅力(上篇)

文字-A A +A

小規模多機能即使是在日本行之多年的照顧服務,對於許多照顧家庭來說仍然是個陌生的東西,台灣去年也開始試推,成效如何尚未明瞭,但是日本的小規模多機能呈現了非常多樣化服務內容,以下就來介紹一下以「與社區頻繁交流為主幹」的「石神井的庭園」(しゃくじいの庭)

安井英人先生是「石神井的庭園」的負責人,過去長年擔任開發顧問的工作,參與開發中國家與日本國內各城市之建設,因為不想再擔任顧問而是想親自參與社區經營(Community Business),於2011年加入了照護事業相關的「有限会社アオキトゥーワン」(在此譯為青木-to-one有限公司,官網 http://aoki-to-one.com/),以其異種行業出身的視點開始了照護事業的營運。

以下是認知症ONLINE 編集部的職員對安井先生所進行的訪問記錄。

<有「照護員不會改變」的這項優勢>

訪問者:首先,關於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以下簡稱小規機),請替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人,簡述一下它的功能。

安井先生:小規機簡單來說,就是將各種類的照護模式在案主的家附近統一接受服務。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之下,同時使用日間照顧、夜宿及居家服務。通常這三項服務是必須分別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但是小規機則將它們全部包含在內,照護員共享三種服務的所有案主資訊,這就是最大的特點。小規機可以說是案主多了另一個家或家族也不為過。(這個立意非常良好,讓居民也能留在社區中享受多層級且連續性的照護,但其實日本的小規機職員的薪資比起其他種長照機構來說普遍上是偏低的,且職員還要同時能日照、居家還有夜宿三種服務)

訪問者:石神井的庭園是與團體家屋併設的吧。

安井先生:是的,石神井的庭園一樓是小規機,二樓是團體家屋。首先考慮到的是兩者併設可以將功能發揮到最大極限。舉例來說,最初使用小規機的案主若是之後使用居家服務有困難的話,便可以入住團體家屋。此外,也可以是從團體家屋回歸到自宅中接受居家服務。入住前後都在同一個場所,由同一批照護員負責照顧。特別是,我們必須考慮容易被環境變化所影響的失智症長輩們,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於是,我的的團體家屋定員只有九人而已,再加上小規機之後,便產生更多人與人的交流。平常在二樓生活,但閒暇時刻(例如喝茶時間)便到一樓去,由於能自由往返,所以通風也很好。

<庭園是為了創造新的社區連結而生>

訪問者:石神井的庭園正如其名,特徵就是在入口的前方有一個庭園,目的是什麼呢?

安井先生:石神井的庭園是能實現有著「想要一直生活在熟悉的場所」這樣想法的社區居民的地方。所以我們非常重視與社區的交流,或者更確切地說,它被視為是營運上的支柱。這個庭園,被期待著能夠成為「與新社區產生交流和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的裝置。因此庭園沒有設置柵欄,門也始終保持著開放的狀態。

(全年種植的當季的花卉與蔬菜)

訪問者:大量地種植了各種樹木與花草呢!

安井先生:是的。種了枇杷、藍莓、橄欖等可以有長時間收成樂趣的作物,此外也有當季的蔬菜和花卉。從庭園的設計到管理維修、使用程序等,已經接受到了社區的非營利組織的協力,活用這個庭園,舉辦學習園藝基礎知識的講座、製作柿餅的工作坊、練馬蔬菜市場、自傲的「咖哩日」,我們一直定期舉行此類社區活動。這樣做的話,就算是與照護沒有關係的附近居民(太太或孩子們)也會靠過來吧!

(在「咖哩日」時,為社區開放的庭園和多用途室)

訪問者:藉由庭園這種場所,與社區的交流便自然而然地應運而生!

安井先生:沒有錯!這麼做的話,社區與使用普通的小規機或團體家屋之高齡者也會產生連結了。譬如,社區居民如果參加庭園的活動,就會認識到「在旁邊弄土的是一個失智症的奶奶」,切身地感受到「照護」或「失智症」就在自己身旁,「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來這裡試著商量看看」,這種與居民的信賴關係也會跟著萌芽。對不願前往照護諮詢會(政府單位)的人來說,如果是到經常為社區居民而開的庭園來諮商也就容易多了吧!

連結下篇 https://www.peopo.org/news/298045

原文出處http://ninchisho-online.com/archives/14439/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15.11.05

余彥儒

加入時間: 2015.11.05
1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住在熟悉的社區直到最後!「石神井的庭園」所綻放的魅力(上篇)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590篇報導,共13,17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590篇報導

13,17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