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1 [老鷹想飛]啟動偏鄉巡迴放映 帶動食安教育 環境生態保護
公民記者:朱水文
《老鷹想飛〉偏鄉公益放映行動正式起飛。
2015年11月起《老鷹想飛〉在院線上映50天,寫下台灣生態紀錄片在商業院線首輪播映最長天數的紀錄。
電影出品團隊台灣猛禽研究會,結合一群熱愛自然生態同好長期致力著台灣野外鷹鷲的研究及保育推廣工作,
2013年《老鷹想飛〉後製開始,即尋求民間力量,在惠朋國際集團把注經費下,秉持著影片要放給全台灣人看的初衷,
2014年開始全國大專校園巡迴。研究團隊帶著影片的精彩片段,一場一場的播放與映後迴響熱烈。
(老鷹想飛)偏鄉公益放映的構想2016年一月起至九月,電影《老鷹想飛》將再度起飛。
田秋堇立法委員及楊平世教授,贊助者代表:緯創姚仁壽執行,全聯蔡篤昌總經理,永齡白佩玉執行長皆出席此項記者會
本片啟動於1992年。被稱為「老鷹先生」的沈振中,認為「台灣的每一種本土生物都應該有一個人、一個保育團體或一個企業成為他們的代言人」,「黑鳶二十年最後的具體成果,可能只是以文字與影像的傳記,呈現給一百年的全體國民」。
這項行動在擅長野鳥生態影像紀錄的工作者一一梁皆得,扛著笨重的16釐米底片攝影機,一路跟拍下,實現沈振中的夢想,
(老鷹想飛〉在2015年有機會讓全國民眾看見。夢想成真,也結合著無數人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及沈振中隸屬的基隆鳥會、荒野協會、台灣猛禽研究會等的參與投入。
這部影片以「老鷹先生」沈振中尋找黑鳶為主軸。二十多年的行腳,不僅遍及台灣各地,見證了黑鳶在這塊土地上逐漸消失,他的足跡更擴及到鄰近亞洲的幾個地方,香港、日本、印度、尼泊爾,企圖從不同的文化、宗教、政府,觀察「大地共生」的相對關係。在遊歷幾萬公里後,沈振中內心「彷彿找到了,卻又彷彿失去了......」'而最終答案,竟又與台灣民眾切身的食安議題息息相關。
「老鷹先生」以生命中最精萃的歲月,立志關懷土地上的另一種生物,這樣無私的奉獻及執著的精神,就是人格價值成長的最佳教育題材。影片後段黑鳶的現實生存處境,關係台灣長期農地濫用藥物,與農作物藥物殘留問題。「今日老鷹,明日人類」更可視為一部關心人類未來環境的環保影片。
這項行動在惠朋國際、緯創人文基金會、國泰綜合證券、全聯福利中心、何嘉仁文教基金會、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等實質贊助下,一起啟動《老鷹想飛〉偏鄉播映計畫,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40所學校,主動登記爭取到播映。將影片帶到無戲院的偏鄉校園、社區,播放給更多的學生民眾看,同時安排研究人員、製作團隊在映後進行交流,將人人切身的環保意識扎根在台灣的土地上。
另外屏東縣政府訂於2016年1月23日(六),上午10點,在炭頂鄉屏70縣道旁紅豆田,舉辦『老鷹紅豆慶採收』活動,現場
可以跟老鷹人偶合影留念、老鷹紅豆手機擦拭貼發送,及由萬丹井仔頭社區製作好吃紅豆餅、紅豆傳統小點心,免費提供品口嘗試吃,另外還可參加紅豆採收田間體驗,歡迎民眾前往參加。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