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的創舉新頁 5之4.... 這裡,有神永遠的愛篇
教育無它,愛與榜樣而已。這是德國教育學家福祿貝爾一生奉行不渝的。愛與榜樣?愛是人文主義取向的心理學,榜樣則是科學取向的心理學。心理學研究人的思考與行為,教育則是運作人的思考與行為,去激發人的潛力與維繫文化力量,兩學門互為表裡。
說來容易行來難。可中原大學就是有人師,終此一生貫徹此一信念,並導入基督教義的理念,長成類似…神的好樣子。今天就來看看教育研究所長李珀教授的故事吧。
先來談公領域。李珀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取得美國佛州國際大學教育博士學位後,返台貢獻所學。1993年起,她倡導合作思考教學法,認為老師與學生間良好的互動關係及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都能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教學也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既須重視流程條理,也要兼顧創意與感動,教師教學的良窳,絕對是學校永續發展的關鍵!」李珀教授認為無論時代更迭、教育制度改變,教師都需秉持著專業與教學熱情,不僅要做一名「會教」的老師,還要懂得「善教」,除了本質學能的素養外,還需熟練自如的運用教學方法。
李珀期許教學能夠由傳統認知的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能力為中心」,學生能先學後教,老師能以學定教,培養學生能自學、愛學習、會學習,讓其學習深化而紮實!
教職經歷完整的她,在台北市私立復興高中擔任校長,前後長達20年
這本專書是她畢生的教學精粹。聚焦教師專業成長理論與實務分享。
李珀認為面對12年國教的挑戰以及免試升學、特色招生的機制,教師的教學與評量方式也面臨了重大轉變,如何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為目前亟需重視的教育課題!
以教育為終身事業的她,退休後,接長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持續推動合作思考教學、教學策略及有效能的教學理念。而需要關照層面就更深刻,如攬聘的人才、通識課程的端出、就業學程,學子就業率與受雇後的滿意度調查,眉眉角角間,俱是各大學招生的競爭力與壓力,各大學校際間高手過招的刻痕。
再來談私領域。李珀超極低調,為善也不欲人知。故事要從這裡說起。民國62年10月15日,世新有份學生定期刊物面世,名喚:新聞人。每期8個版面,每個版面有版性有主題有主編,其版型如同今日的周末別刊。
莘莘學子滿腹憂國憂民,愛文學愛新聞愛上書寫,只是不憂課業,可以餓肚皮,可以免費創作,只求有園地發表,社團再怎樣艱困,也絕不拖欠印刷廠的印報所需費用,一期兩期…日久疲態盡現。
這時候,神降甘霖。創社人沈守訓社長當時的女朋友,李珀傾囊相助了,化身成社團的提款機。印刷費有著落,小小社員也沒餓到。後來,李珀成了沈夫人,社員們也因著畢業各分東西各奔前程。
人生路,不是所有的友情,都能一路相陪到終老,可幸福的是,網路社群的竄起,至少讓失聯的友情無縫接軌。後續的經營?因人而異,那是另外的功課了,有臉友持續虛擬。可李珀所長選擇持續散播光散播愛,依然與昔日的新聞人保持良性互動,包括協助人才找到事業的第2春。
「當年我們就像小跟班一樣,肚子飽飽,也實現了對新聞文學的夢想…」時空軸經過43年後的洗禮,這批昔日社團戰友應邀參訪中原大學時,和盤托出。回首前塵,依樣滿懷激情,感謝李所長曾經廣披的愛,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當年新聞人的資深社員之一陳名今,今晨在賴群組上再度回首如煙往事。他透露,《沈守訓、劉燦榮與陳正毅搭小船,去探望在海邊小屋寫作的古蒙仁。在陰陽海附近黃金海岸,他突有所感,叫船夫靠岸,跳到一個類似古堡的大石上。隨興譜曲唱出鄭愁予的殘堡。提早仙遊的才華橫溢的老友沈守訓也玩音樂,是位多才多藝的才子型社長。》
新歲首了,李所長帶著她心中滿滿的愛,讓中原大學的師生感受到,她長成像神的好樣子。「教育無它,愛與榜樣而已。」從來不是名詞是動詞,也催化成中原大學的創舉新頁中最美麗的風景。
圖為=李珀所長與知名作家林清玄合影
原貼文被照片檔遮住 不完整 特此補述
教職經歷完整的她,在台北市私立復興高中擔任校長,前後長達20年。《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這本專書是她畢生的教學精粹。聚焦教師專業成長理論與實務分享。
附錄:
殘堡 By鄭愁予
戍守的人已歸了,留下/邊地的殘堡/看得出,十九世紀的草原啊/如今,是沙丘一片……
怔忡而空曠的箭眼/掛過號角的鐵釘/被黃昏和望歸的靴子磨平的/戍樓的石垛啊/一切都老了/一切都抹上風沙的鏽
百年前英雄繫馬的地方/百年前壯士磨劍的地方/這兒我黯然地卸了鞍/歷史的鎖啊沒有鑰匙/我的行囊也沒有劍/要一個鏗鏘的夢吧/趁月色,我傳下悲戚的「將軍令」/自琴弦……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