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大腳印設計者李曉奫(ㄩㄣˊ)_友善耕作的背後故事

文字-A A +A

2016.1.25

小云沒有地,只租到1張4分半的,而且租金要稻穀2.5包/分地,又沒農機,收成有將近1半都在付租金,所以還是得兼份工作,才能打平生活上的開銷。

我家在花蓮玉里,

只能考量這裡(河東193線北端靠近瑞穗)的農地,

其他地方沒熟人也沒認識的農機代耕,

所以沒辦法選擇這兒以外的地方耕作。

現在農地不容易租到,因為政府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絕大部分農地都被少數幾個有財力有機具的租去了,剩下沒人耕作的休耕地,不是沒水就是沒路,不容易操作的旱地。

我能租到現在耕作的這張田,也是運氣好,原地主出售給台北人,前2年輾轉透過友人介紹我們認識,知道我對待土地的方式跟附近周遭所有人不同,就交給我耕作,

雖然我努力耕作也付出較高的租金,心裡仍會擔心不知道何時會收回去不能繼續耕作。

現在種田都機械化了,每期從打田開始,引曳機要租金,插秧機(不含秧苗)要租金,秧苗要買,請人撒堆肥要工資,割稻機要租金,烘乾機要以時間計費,請人碾米用包(100斤)算錢

只有自己除草、控制田水、撿金寶螺...等一些雜事免費。

自然農法的收成量又是一般慣型的大約6成左右7成不到

再扣除地租

自產自銷還有一點點利潤(不計算自銷找客源、包裝、運送等自己的工資與時間)

如果拿去繳公餘糧

恐怕只會是負盈餘的份。
 

後記

1.有的農地轉為蓋民宿,有的農地被都市人或大陸資金當投資標的,衷心希望農地能落在有心的人手上,扶植真正想友善耕作的小農能安居樂業。

2. 想吃更多自然栽培稻米或其他支持,請洽李曉奫(ㄩㄣˊ)0925-217712、 syl8170@gmail.com

http://www.peopo.org/news/282235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9.12

林如貞

加入時間: 2008.09.12
1,642則報導
157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超好吃~惠美的月桃鹹粽

2024-06-17
瀏覽:
490
推:
0
回應:
0

行天宮水田生態學員_忠義稻田

2024-06-14
瀏覽:
2,733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買台灣好米

2024-06-11
瀏覽:
2,692
推:
0
回應:
0

只有一路陪伴的人才能吃到難得的日曬米

2024-05-31
瀏覽:
2,894
推:
0
回應:
0

草鴞~萬俊明導演台大演講

2024-05-28
瀏覽:
3,235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學習台灣文化

2024-05-20
瀏覽:
2,987
推:
0
回應:
0

媽媽的米嫁妝

2024-05-16
瀏覽:
5,115
推:
35
回應:
0

外籍生假日農夫 Foreign student holiday farmer

2024-05-07
瀏覽:
4,264
推:
0
回應:
0

農田大腳印設計者李曉奫(ㄩㄣˊ)_友善耕作的背後故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61篇報導,共12,8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61篇報導

12,8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