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高手幫大家解惑!!!___醬油膏原來是糯米勾芡___新和春醬油
2016.3.19
感謝新和春醬油張仕明老闆全家,和我十多年前的老長官蕭文合蕭素媛夫婦,讓我到社頭到新和春醬油作<<稻田裡的教室>>閱讀推廣,很幸運有很驚奇的發現。
新和春醬油位於彰化社頭,為全台碩果僅存乾式純釀的百年老店,醬油原料取自黑豆用紫砂土作的缸釀造而成,風味十足。乾式發酵,黑豆發酵完成後,加入適量粗鹽攪拌下缸,不加入鹽水,經過四個月以上的時間積累下,最濃最純的醬汁集結在壺底,為壺底油。乾式發酵的優點是,做出來的醬油香氣四溢,純度與濃度極高,做出來的醬油又沉又香。
彰化縣社頭鄉社斗路一段592號 電話:04-8732018
註1:目前許多市面醬油是由進口的大豆、小麥釀造
註2:紫砂土因特殊的雙氣孔結構,能吸收香味,使用越久,越香越醇
註3:社頭盛產襪子和芭樂,當地人笑說從來不用買襪子和芭樂
每次開2~4缸製作醬油產品,不含防腐劑,不含焦糖色素,缸底的原油加水煮過作為沒調味的「原味初釀」(300元),加水、用糖和甘草等調味,依黑豆濃度則分為特級醬油(250元)、特一級醬油(180元),用一般豆漿店拿來磨豆米漿的機器將長糯米加水研磨成米漿,加入拌煮則是油膏,增加糯米香氣和方便沾食。
釀過的黑豆第二次使用製作醬油(40、70元),因香氣較少,則作為麵店大量使用。
註4:四代傳承都是用「長糯米」,有其他廠商製作油膏時用圓糯米勾芡,第四代小老闆上網查「長糯米」多用於鹹的食物、「圓糯米」多用於甜的食物
現場有完整保存早期家庭盛裝醬油用的小木桶,原來以前人吃醬油就像現在叫瓦斯一樣,醬油廠將裝滿醬油的小木桶送到家,用完再換一桶。
當時沒有冰箱,所以表面會有自然小小的白菌,大家自行撈掉繼續吃。不像現代人看到小小的白菌,喊「很可怕」,而發展出醬油要冰起來。
老闆娘分享社頭當地補胃傳統食療,材料:紅面鴨、壺底油、薑、酒、香菇、豬肚腹網、麻油(容易上火者改用苦茶油),最好隔水加熱,現代多省工用電鍋蒸煮。以前物資缺乏,煮好之後,大家會把上面的油另外撈起來拌飯吃。
老闆說以前自家有種長糯米(現在人力不足則外購) (老闆跟著大家種、所以不知道長糯米品種、自家種所以不是用舊米),用日曬和機械40,50度低溫慢慢烘乾的米,日曬米勾芡效果比較穩定。夏天7、8月時天氣溫度高,醬油膏開瓶後接觸空氣,機械烘乾的長糯米勾芡後,比較容易和醬油上下分離。而日曬米不會,冬天則兩者效果一樣。
註5:夏天醬油膏比較會上下分離是當地的顧客發現反應出來。老闆娘也觀察到南北的消費者行為不太一樣,中南部的顧客聽到「醬油要冰」多會喊「冰箱沒位置」,沒有「確實遵守」反而發現這個現象,北部顧客比較容易被說服,而把醬油冰起來。
另外,北部顧客比較重視醬油是否有檢驗的「結果」,比較不在意檢驗的「過程」,例如一年檢驗幾次
註6:現行法規要標示「有機」的醬油,調味料也要「有機」,因無法有那麼多、合理成本的有機調味料,因此讓老闆覺得很難打入有機市場
「日曬米勾芡效果比較穩定」,讓當天在場的大夥都覺得很驚奇,包括非洲農技團陳義松團長、獲選百大米食餐廳的福井便當店陳朝強老闆、農會四健會成員。因為日曬米有時會淋雨重曬、每日風吹和溫度都不相同,狀況很多,竟然勾芡效果會比科學控溫維持機械烘乾的米更好,傳統技法中似乎還有許多值得科學探索與研究。徵求高手幫大家解惑!!!
註7:
社頭阿寬麵店,仍用木屑(台語:鋸蘇乎 )燉湯,木材和砂鍋煮的東西據說有「遠紅外線」效果,對人體有益。蕭文合和蕭素媛的嫂嫂紛紛談起,從前用木屑煮飯的經驗。
嫂嫂說:「小時候和哥哥一起到木材行拿木屑,小小的身體站在龐大的鋸輪旁,心裡覺得很可怕。拿回來之後,阿公教他們在小灶的中間放一根木棒,把木屑圍在旁邊、壓實,如果沒有壓實,煮到一半會垮下來,再從下方點火慢慢燃燒,讓飯慢慢煮熟,煮菜則是用可以燒大火的木材。」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