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急不急就是如來

2016/04/13 04:50
1,366次瀏覽 ・ 4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不急不急就是如來

 

 

 

照片

( 十幾年以前習慣五點半晨泳,在社子島上一個遊泳俱樂部。偶而在淡水河邊散步,以清新面目面對觀音 )

 

半夜三點被鄰居噪音吵醒,翻來覆去乾脆爬起。退休老人,想睡隨時可以再睡。

打開電腦檢視2009 年以前寫的一些文字檔案,發現幾篇有趣的東西。以前沒有臉書,2003也還沒加入公民記者所以顯然沒公開過,現在與你分享。前一則說一則很短的,現在來聊一個很長的,一千多字,我很少寫這麼長這麼囉嗦的東西。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6-04-13 04:40

 

 

 

不急不急就是如來

謝明海 (2003/7/8 投稿)
點閱次數:281次

 

藏密修行強調在無我的基礎上充分『使用』自我,就像鞋子一般,充分利用,用爛了丟棄才不覺可惜。

 

不急不急就是如來

活著真好,有呼吸就有希望。這是勇敢的生命鬥士朱仲祥從生命深處說出的話。

上個月起和陳老師學習運動、學習走路、學習呼吸,有了一點心得趕緊寫成報告,一方面避免忘記,一方面也可作為將來學習更多一些時所需的複習和檢驗,經由心得報告勇敢的讓錯誤呈現出來,才知道錯在那裡,才知道如何改錯。以下就是上陳老師的課所聽來的部分心得,和朋友們共享。

練氣練拳要心裡平靜,放鬆而不緊張,專心一意的將精神力灌注於全身,發於拳、滲於骨、透皮毛,如貓捉鼠、如雞孵蛋。還返功在調形、調息、調神之際,融合了道家的站功以及藏密的精要。佛教修行透過禪修和祈禱作為打開自我和放棄自我的過程,進入無我的境界,以期達到用無我來檢驗自我。自我的心必須打開學習才能真正開始,老師就是協助你開心的人。所謂『師徒交心(教心)』,心不打開,東西就無法進來。

藏密修行強調在無我的基礎上充分『使用』自我,就像鞋子一般,充分利用,用爛了丟棄才不覺可惜。這個自我,必須有個『有』的前提,有了『有』才見『當下』,當下之前就是過去,當下之後就是未來。練習還返功,在一呼一吸之間就有個體會,生命的意義似乎不在呼也不在吸,而在於那個呼吸的轉折點上。就如鐘擺,擺動的行進間只是個結果,關鍵在左右兩個端點,去的力量停止、回的力量尚未開始,在那似乎停頓的瞬間就是當下(中陰應該就是沒有外力干預之下,這個當下的擴大或延長)。果若如此,呼吸就應自然行之,粗細急緩悉皆丟棄,調息應該有這個體認。當『心』不聽使喚,就成為『苦』的根源。痛苦並不真實,他只是一種感覺,當苦難過後就找不到苦,能夠不以苦為苦,愛心和耐心就會生成,這個愛心和耐心就可做為武器,而使用或操作這武器所需的力量就是『無我的我』,所以說『Suffering is a great master』。有了這個智慧之後,心就不會受『喜樂』的牽絆,心中已經沒有喜樂的思索或目標,這樣的境界就是『極樂』。

人生本是一場戲,戲,本於虛,以假當真而動干『戈』就成為戲,如何將之分解還原而去戈,就能回到虛的本來面目,分解所需的工具就是智慧,因此智慧就是解開『苦』門的一把鑰匙,門一旦打開慈悲就會呈現。學佛者打坐、念經、祈禱,都是智慧的工具而不是目的,這些工具就像一面鏡子,他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這個面目行之於外的表達就是情緒,因此,情緒或行為,都是苦的因,也是苦的果。如果沒有苦的經驗,就無法以同理心去體會別人的苦,體會了別人的苦而發慈悲心,將你的善念轉移給受苦的人,而不是關心自我,這就是『迴向』。情緒不見,看到的就是一面清澈的鏡子,所以『心念已起而不動心』就能坐成佛道。

因此,呼吸之間將身體鬆開緊張、還歸自然,就能調形。粗細急緩、悉皆放棄就能調息。若有若無、觀諸現象,就能調神。以先天之精求本來面目自能達到正面效果,也就是『還』、『返』、『功』三字的要意。凡事放鬆,不急不急就是如來。

謝明海 2003/06/15 寫於天母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