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兒」戲 期盼歡樂再續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020-1 【記者吳品儀/台北報導】位在台北市圓山腳下的兒童樂園,是不少人童年的快樂回憶,但它預計四月廿日要吹熄燈號,新的兒童樂園預估要到西元二○一一年才會啟用。面對兒童樂園將被取代,很多民眾都非常不捨,因此園區表示,到四月五日前,只要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全部免費入場!

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兒童樂園)已經走過四十一個年頭,給過無數台灣人在這留下成長的記憶。多數家長聽到兒童樂園在今年四月廿號即將吹熄燈號,直說「很捨不得,要趕快帶小孩子來玩,因為就算重建了,卻也再也不是記憶裡那個兒童樂園了。」為此,兒童育樂中心員工蕭秋滿說,「我們即將配合花博會展場施工封閉一年,也因此兒育中心想以慶祝七十五周年的名義,開放十二歲以下小朋友免費入園遊玩。」

說起兒童樂園的意義,館方指出,圓山遺址是台北市第二個年代最悠久的古蹟,存在歷史僅次於芝山岩遺址,且在西元一九八八年間由政府公告,為台北市除了北門外的一級古蹟。而兒童育樂中心就正位圓山遺址的上方,背負了傳承的意義及文化的價值。藉此,服務處王曉萍表示,兒童育樂中心西側山麓一帶曾被多次挖掘,大量出現早期的圓山遺址,所以後來兒童育樂中心開闢了「圓山文化展示室」就是除了保存一級古蹟外,也想要有社會教育的功能。024 (2)

不過,一般市民對於和自己身處的台北盆地有密切關係的圓山文化及民俗風情,還是普遍缺乏認識,所以兒童育樂中心還設有民俗工藝區、民俗文化區、民俗童玩區及神話世界區,不但希望讓小朋友們玩的愉快,也希望這些民俗技藝的童玩能在一代一代中保存下去。

接續社會科學演進,兒童樂園也進一步在園區設有帶領孩童走入未來的兒童科學館及3D奇幻劇場館,由遊園當初規劃為提昇兒童思考及創造力而建。「我們最主要是希望此館可以以簡單的科學方式,像是動畫電影或動畫劇場,讓小孩子漸漸接觸真實世界外的東西,體會到科學的奧妙」售票員陳小姐說,「現在因為要休館的消息,最近遊客增多不少,非常希望家長們能帶子女趁機會再次走訪,看看我們的立體影像,給小孩不一樣的世界。」陳小姐也說,不管在哪,明日世界都會努力提供科學教育影片,也鼓勵大小朋友從動手操作中,認識科學原理、自然資源及接觸電腦資訊。

017 而現在,除了地理位置狀況外,園區的遊樂器材年久也是一大考量之一。「為了兼顧安全與競爭力,台北市政府不得不做出搬家的決定,目前有提案新的兒童樂園將在西元二○一一年啟用,座落在士林科學教育館旁。」兒童育樂中心服務處王曉萍表示,工程會如何進行現在也還在持續洽談,但是只要還能開館的每一天,都會秉持著「親切、安全、歡樂、學習」的目標來提供民眾最優質的服務。

館方公關處主任林女士則說,市府未曾對台北市議會承諾不遷館不拆園,只是兒育中心不管將來在哪,整修後會以多元風貌呈現,帶給兒童及遊客不一樣感受。此外,除了遊樂世界,園內的昨日世界和明日世界兩大主題區,兩區整個是屬於國定遺址,整個遊樂設施舊了之後,沒有辦法更新,就不能再用,林女士也表示:「或許會規劃成公園,不過還是要等政府與館方協調後,經過評鑑來確定未來的方向。」129

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集結了「民俗、科學、史蹟、藝術、遊樂」於園區內,此次拆館,讓不少家長們相當不捨,而台北市政府耗資上億興建新的遊樂園,地點暫選定在士林的美侖公園和科學教育館旁,粗估佔地五十公頃。

而新的遊樂園預定在二○一一年完工,屆時這一九三四年成立,陪伴近有三代台北人一起成長的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也將正式走入歷史。

 

 

 

 昨日世界古蹟之旅:

*請點此我要下載兒童育樂中心七十五週年園慶活動表(3/28-4/5)

延伸閱讀:
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北市兒童育樂中心 下月起停修整修-公共電視網
台北育樂中心75年 下個月熄燈號-華視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8則報導
2,293則影音
71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11

「小星與空空鳥」 提升幼兒身體自主意識

2024-06-24
瀏覽:
0
推:
0
回應:
0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3,247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3,441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3,606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3,524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586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429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3,757
推:
0
回應:
0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4,845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4,082
推:
0
回應:
0

不能「兒」戲 期盼歡樂再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40篇報導,共12,90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40篇報導

12,90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