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第107集:糯米橋如何走?

2009/04/09 17:53
2,04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糯米橋的歷史-北港溪糯米橋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村,民國二十九年由日本軍方主導興建,作為聯繫新社與埔里兩地軍用機場的道路上一座重要橋樑,與運送仁愛鄉山區林木資源的重要產業橋樑。糯米橋總長約四十八公尺、橋面寬度五點九公尺、橋拱高度約十二公尺,石材取自北港村西南邊埔尾段山區,動工時由當地居民王金鍊承包,工期僅八個月,幾乎動員全村居民參與興建。六十三載的時光,糯米橋經歷八七水災、韋恩颱風、道格颱風和九二一地震等災害,但仍保存完整規模,成為北港村梅林社區的重要歷史記憶空間;在民國八十三年被指定為古蹟的理由上寫著:一、此橋建造於日治時期,係四孔拱型石橋,以石灰、糯米、紅糖為結合材料砌成,在台灣並不多見;二、充分運用當地材料與營造方式,具有地方特色。而這國姓鄉唯一古蹟,也是全台唯一橋樑古蹟,是社區居民引以為傲、全民應共同珍惜的文化資產。以糯米橋為代表景點之一,農委會於民國92年審核通過北港村梅林社區為「糯米橋休閒農業區」,計畫結合社區內的特色景觀包括:芙蓉瀑布、北圳水車步道、松柏崙登山步道、北港溪溫泉山莊、糯米橋、茄苳神木、梅林社區文物館、眉冷山登山步道、地球村民宿、北港田園花卉村等等處,發展休閒產業與文化觀光。今年辛樂克颱風襲台,糯米橋橋樑損毀未修復,文建會日前最新決議將不再針對橋樑進行整修,想以遺蹟保存的方式僅供人觀賞,未來不再開放遊客登橋,這樣的考慮對古蹟而言是保護?還是不再善用?封橋後對地方觀光發展而言會有所衝擊嗎?還是封橋後可以有發展的新思維?可以怎樣設計配套來發展地方文化與觀光?村民熱心參與地方事務、關懷文化,將糯米橋視為生活共同體,是社區營造、發展地方的重要力量,政府單位如何進一步溝通與結合民間力量?文化工作者又會怎麼來看待糯米橋的保存與活化課題?糯米橋生活圈及休閒農業區如何走出新的發展之路?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討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