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教育商品化 學生聚教育部籲凍漲學費
【記者/甘岱民 攝影/甘岱民】
104學年度各大專院校調漲學雜費申請已於30日截止,共有十四所學校提出申請,為追求高等教育公共化,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偕同學生、工會團體於31日,聚集教育部前,高呼口號要求教育部退回申請,全面凍漲學費。
5月31日早上十點,學生在教育部前要求教育部退回申請,並全面凍漲學費。
教育部30日晚間公布此次申請調漲學雜費的學校,共有國立金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原大學、長庚大學、世新大學、淡江大學等14所公私立學校提出申請,漲幅約1.1%~3.5%,但14所申請大學中,卻有部分學校的調漲過程遭質疑試圖迴避學生參與,引發爭議。
資訊不完全 過程倉促引起爭議
高師大的游姓學生表示,校方的財務資訊、支用計畫,直到公開說明會前都尚未公開,校方更以「定案前皆是審議期間」為由,反駁學生提及的程序問題,並拒絕加開公聽會或將此案退回重審,他認為,決議前提出資料等於剝奪學生提出反對聲音的權利,調漲案在5月20日的臨時校務會議上,雖受到全體學生代表反對,最後仍闖關成功。
義守大學學生許澤君表示,學費調漲說明會相關資訊並未通知所有學生,只透過系辦知會各班班代,他質疑,校方有全校師生的電子信箱可發送戒菸、反詐騙相關資訊,為何學雜費調整的相關資訊,卻只能透過班代傳達。
義守大學從5月10號啟動調漲機制,當天早上就開了校務發展會議及學雜費審查小組會議,並在九天內完成所有程序,許澤君質疑「如果漲學費是合理、正當的事情,為什麼學校要用這種迴避、倉促的方式通過」。
義守大學學生許澤君表示,說明會相關資訊並未通知所有學生,只透過系辦知會各班的班代。
學校盈餘增加 反教盟批調漲理由不合理
反教盟表示,提出學費調整的大學校方皆表示是「迫不得已」,但他們質疑,事實情況並非如同校方自稱的「緊急狀況」,許澤君指出,義守大學的盈餘逐年穩定增加,103學年更是比102學年多出1.2億。
長庚大學庚云社的林姓學生也強調,學校103學年度的決算總資產約437億8千萬元,過去三年來增加10億4千萬,流動資產與長期投資資產其實都在增加,反教盟質疑,如此情況到底調漲學費的合理性何在。
反教盟也指出,調漲學費問題不僅在校方資產,調整的「流程」同樣充斥問題點。在各方強烈要求公布會議紀錄及與委員會名單下,高教司科長李惠敏代表教育部回應,強調將依法行政,並公布委員會身分比例。
對此高教工會理事黃涵榆表示,日前教育部長也表態會照現有程序審議,但問題在於程序,不應把程序錯當解藥。教育部應檢視各校在通過程序時,是否與工會、學生代表充分對話。
高教司科長李惠敏代表教育部回應,她強調將依法行政,並公布委員會身分比例。
教育公共化 學者籲企業分擔教育成本
反教盟認為,政府機關有責任重新分配現有教育資源,黃涵榆表示,過去五年五百億的頂大計畫只是大學用來自慰的「春藥」,台灣的教育品質並未因此而提升。高師大許姓學生表示,頂大計劃的預算只提供給頂尖大學,但台灣仍有許多大學面臨轉型或專注於學術發展,不易爭取經費使教育環境受限,並造成經費缺口。
對於調漲學費加劇教育商品化,世新大學勞權小組表示,教育商品化將負擔壓在基層家庭身上,因此這不單單是世新大學或是全台青年的事,面對階級世襲的問題,這無疑是落井下石,高等教育為資本家訓練出數十萬的產業後備軍,政府應課徵資本利得稅,實現教育公共化。
世新大學勞權小組表示,教育商品化將負擔壓在基層家庭身上,因此這不單單是世新大學或是全台青年的事。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表示,過去高等教育被視為自我投資的一環,但國家發展至今大學畢業已成基本條件。高等教育也為許多企業培訓人才,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課徵資本利得,讓企業分擔教育成本以確保教育公共化。
更多報導詳見世新大學新聞人報社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