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民族教育-用心安排課程 盼民族融合
【記者黃雅屏/嘉義報導】
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為了讓原住民學生能保有民族文化的課程,也希望非原住民的居民能夠讓小孩到此就讀,因而在安排課程上花了許多心力。民族文化若想保留,須從民族融合做起,彼此了解文化背景,才能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資產。
校方多次參與課程協商會議,希望聽取多方面的意見。
照片來源/蔡政儒提供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成立後,受到許多學術專家的矚目,對與此校能否成為臺灣第一所民族學校的問題,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籌備處主任浦忠勇表示,在台灣成立民族學校很難,因為台灣的教育主流價值觀太重,多數台灣家長既有的教育觀念皆以升學為主。阿里山國民中小學國中部在課程安排時,校方希望能加入鄒族的文化課程,但卻受到居民反對,當地家長認為,國中生應以基本能力測驗為主,加入鄒族的文化課程會減少孩子學習的時間,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並且認為鄒族文化無法幫助孩子未來就業。
另一方面,阿里山國民中小與一般阿里山鄉裡的小學不同,它的定位在於一個兩個文化的交接點,除了有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外,也有許多非原住民的居民。校方若安排母語課程,對於阿里山附近非原住民的居民,他們的小孩是否也該學習鄒族母語,還有待商榷。阿里山當地居民高文彥表示,阿里山鄉除了鄒族文化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文化,學校不應該針對當地原住民安排課程,應該要涵蓋整個阿里山鄉。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為了解決課程安排的問題,則多次邀請當地居民參加課程安排會議,希望多方面聽取居民的需求,而目前阿里山國民中小學課程還在商榷中,尚未有明確的答案。校方也多次利用課程安排會議告知阿里山鄉居民,阿里山鄉應該要保留住屬於自己的文化,如此一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潮來阿里山參觀鄒族文化。阿里山國民中小學希望文化課程,不但是鄒族文化的傳承,也能成為阿里山鄉孩子未來就業的優勢。
台灣民族學校成立 打破傳統迷思
成功的民族學校應該是屬於當代的學校,應要把現在的知識與傳統知識結合起來,然後建構出一個新的文化體系,台灣若要成立民族學校不應該停留在過去,傳統的歷史知識固然重要,但也必須跟現代的知識相融合。針對原住民的民族學校,也應該跟一般學校一樣強調多元化的學習,孩子可以學習打獵,但打獵只是他們學習文化的一部分,並非他們的全部,他們仍然要學習國文、數學,這樣才能與現代的社會連結。浦忠勇表示,每次與大家討論民族學校時,最怕大家一直保留傳統,而忘記文化也需要進步。
台灣目前並沒有成功的民族學校,國外有少數的國家有成功的民族學校,紐西蘭的毛利人為了不讓自己的文化消失,在自己的部落成立幼稚園,從小孩的語言開始進行教育,後來受到政府打壓,不願承認他們部落學校的學歷。事情傳開後,許多非毛利族人認為毛利人文化不應該消失,便將小孩送至部落就讀,導致政府不得不接受他們的學歷。浦忠勇表示,台灣原住民應該向國外學習,積極想保留住自己的文化,又能與社會共同生存。台灣原住民除了保留傳統文化,更應該創造新的文化。
相關新聞連結:
阿里山民族教育-阿里山新國中 山上學生不再辛苦
阿里山民族教育-生活環境改變 原民母語漸消失
阿里山民族教育-鄒族之美 文化真諦在生活中
阿里山民族教育-阿里山國中小 三大挑戰需面臨
十年村長 黃煌儀用心擁抱桂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