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地圖與遙測影像
【記者陳琬婷/台北報導】「你利用這個圖,一指之間就可以跨越時空。像如果阿嘉要找海角七號在哪裡,不用那麼麻煩啊,這樣按一下就好啦!」廖泫銘笑著解釋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的功用。
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是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及計算中心所執行。研究助技師廖泫銘表示,計畫內容基本上有三種,包括從前手繪的地圖、一九四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的空拍影像、及少許早期的衛星影像,以前兩項為大宗。範圍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
地圖來源很多。經濟部水利署在日據時期是總督府的土木局,有當時台灣河川的調查測量資料。農委會林務局、經濟部礦物局分別有當時林地和礦區的資料。內政部在國民政府時期叫「方域司」,保存政府遷台前所有大陸地區的地形圖跟主題圖。總督府時期的土地測量局,就是現在的國土測繪中心,有當時台灣所有地籍資料。航照主要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和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
為什麼要典藏這些舊地圖和航空照片?廖泫銘表示,這些圖像都反映當時地理的基本面貌,將它們數位化,對於各領域研究學者來說是地理的基本背景資料。對民眾來講,也是鄉土教育的最佳管道,可了解自己家鄉,土地利用的變遷、聚落的發展等。學生上歷史課,藉由數位化後的地圖與航照,可更加了解歷史空間的關係,增加學習效果。
這些圖像與人的生活十分貼近,廖泫銘舉例,建築法規規定幾年以前蓋好的頂樓加蓋是合法,之後的就不合法,有民眾為了要證明自己的頂樓加蓋是在規定的年份之前就蓋好的,就向他們調舊航照,比對一下就知道頂樓加蓋到底是幾年就已經在了。他說,這些圖像就是「鐵的證據」!
地圖跟航照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當它們經過數位化與適當整理後,就可以被其他數位典藏計畫使用。「它們除了自己本身的價值以外,還可以成為一個歷史舞台,讓其他數位典藏內容在上面表演,」廖泫銘說,「就是你要什麼時代,我就切換那時代舞台給你看。」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是這計畫建置、目前最多用戶使用的功能。台灣堡圖是日本人在一九○○年到一九○四年做的,重要性在於,是台灣第一次實際測量的地圖。從比例尺一千兩百分之一、非常小的地籍圖開始做,縮編成兩萬分之一。內容精細,涵蓋許多訊息,包含當時土地利用、地名、聚落名稱、聚落範圍、街道、水圳等。
廖泫銘說,一九○○年到一九○四年,日本人在台灣沒有什麼作為,還在了解階段,所以台灣堡圖就記錄了台灣在清代的各種面貌,藉由台灣堡圖,我們就可以了解很多資訊。它也是一種語言地圖。當時日本人實地做調查,地名都用日文片假名拼成,因此保留當時地名的語音,現在透過這些地名的發音,就可以知道當時這聚落用的語言、居住什麼族群。
一九九二年遠流出版社曾經出版台灣堡圖,但缺基隆、高雄跟澎湖,因為在日據時期,這些地方是軍事要塞,所以出版社怎麼找都找不到,就直接出版。二○○五年,計畫小組終於在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找到了缺漏的台灣堡圖,於是將它們複製、帶回來做整理,才完成現在完整的「台灣新舊地圖比對 台灣堡圖」。
另外還有將一套一九五三年所複製的地籍圖數位化,它是日據時期全台灣的地籍圖。特別之處在於,日據時期台灣的門牌不像現在有路、巷、弄,用的是日本的門牌定位系統,也就是使用地籍的地號來當門牌號碼,例如町、目。所以將它數位化之後,想要尋找古文獻中日據時代的地址,現在在什麼位置,就非常方便了。
做這計畫面臨到的困難,他說,初期會花些時間跟其他典藏機關談合作。之後要花很大心力做整理、編目,否則,「就只是把東西從倉庫搬到另外一個倉庫而已。」還有,把缺漏的地圖、航照找齊也要花不少心血。航照底片久了會散發不好聞的化學味道,計畫人員要長時間處在這樣不舒服的作業環境,廖泫銘表示,要忍受這些很辛苦,「可是我們知道這些是很重要的,不得不做。」
關於未來的發展,他說,由於目前法規還是較保守,有軍事方面的顧慮,所以很多圖像都還不能開放,但他認為現在衛星都這麼發達,早已沒有疑慮,還是希望這些內容能夠早日全面開放。並希望能將這些數位化成果做更多加值應用,不然只把地圖、航照丟出來,民眾也不知道如何利用。
專業 GIS 使用者可以透過 GIS 軟體直接取得這些典藏成果。一般民眾只要上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網站就可以利用這些數位化成果。
延伸閱讀:
1. 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
2.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
3.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 加到 Google 地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