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這部經藏 可以形超神越而豁暢心靈
讀山這部經藏 可以形超神越而豁暢心靈
※ 善於言山說情者,且請讀山,文字見意,景致含情,欣然只有山中客。 ※
欲知山前路,須問過來人;欲讀山經典,得遇善知識。或曰:「三人行山,中必有我師焉。」是故登山之道有先後,登山技術有專攻,登山新手要起敬畏心、謙虛心,親近能者與智者聽受妙法,真心誠意向已聞山道之能者智者取經。山、山之道、已悟山道之善知識,此三者乃山界之三寶,只要你知道如何「挖寶」,相信絕不會空手而回,山很容易被讀懂,如是而已!
是何人將山種滿了文字?字字珠璣、句句精彩,在山經這書中細膩的字裡行間,走讀愛山之情,登高壯觀天地間,就從你鄰近的郊山爬起、讀起。因每一座山都是一部案頭經典,那裏面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與文學內涵。
讀山,就是在讀它的自然滄桑、讀它的人文閱歷、讀它的深層記憶、讀它的景觀視野、讀它的歷史意象、讀它的地理變遷,更讀它的紋理趣味。
讀山經,是讀我們自己最難將息的心靈風光、是掀開流過市儈虛偽之心的惡臭!
讀山經,是淘洗我們性靈上的那份感悟、是讀取被放空而後又汲取飽滿的感受!
讀山經,更是讓我們享受「無書勝有書」的空靈魅力,並迸發出一山堅毅的豪情!
人人都有山之靈性在,只是一時找不到自己本來具有的山之靈性,故而須要讀山這本聖經,向山學習既高聳又深邃的人生智慧。「如是我聞」正知見,在晚近年代,屬於山這部經典漸為世人所翻閱,其真義也有更多先賢予以註解,日後必能一路傳唱弘揚下去,而更完善其智慧經藏之地位,讓眾山友聞山道後,心清意明,茅塞頓開,得大清淨,且法喜充滿,不再違逆入山之大忌而得登山至樂之大自在!
古之學道者每多向山而行,何以要山行?山者,所以須涉足、勤翻閱、且精讀也。山道非生而知之者,孰能解道?解道須求名師、須查經籍、須實際入山讀山,方解其惑也。行乎吾前,其讀山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問之、隨之;行乎吾後,若其讀山亦深乎吾,吾從而習之、跟之。朝山即將崇高之信仰與虔誠心,化為具體行動,使之產生一種力量形態,讀山正是朝山之孿兄弟。
國內諸多登山社團每都舉辦山林教育,大力推廣登山之正知見與無痕山林等朝山之旅,降低山難發生並提昇登山水平。減少山難之發生與對山林之衝擊,正如佛教在靈鷲山上之說法,讓有心入山者,其心之所念,度生死流,即作方便,凡種種面山教育無非要開示山友,始得悟入山之法門,進而對山能夠破執、斷疑,入山讀山經,並不一定是逃避現實之象徵,或無所事事之姿態,而是種靈性之生活調劑。山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山門廣大,難度無缘之人。
金剛經一開始即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靈鷲山中,清淨臺上……」,此係當年佛陀在靈鷲山上說法(如《般若經》、《法華經》等)情境,此山是個非常殊勝之聖山,就算佛陀涅槃之後,其弟子們曾選擇在此山舉行第一次大集結。嗟乎!以登聖山之心情來讀山,總有微妙淵遠不可思議之心得與體會,欲聽山經者,尤要真心,山經之遞傳也久矣,欲阻人之入山、讀山也難矣!古之聖賢、道人、學者好用雙腳一心來讀山;今之眾人有腳無心之讀山方式,有讀卻難通,其不及古聖先賢亦遠矣!
聞經聽法,用心用腳實際臨之,要起信敬心,親近山之能者聽其妙法。其實,入山是閱讀經典之第一步,讀山之經典並無秘密,秘密只在各人心中。誠如近代作家錢鍾書在其《談藝錄》中所說:「流連光景,即物見我,如我寓物。體異性通,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對而觀賞;情已契,物故如同我衷懷,可與之融會。」讀山就是要與山相融會,自然能夠像古代書法家王羲之一樣,其書法筆跡寫在木板上,竟然能夠透進木板裡有三分深度,這「入木三分」見其書法功力,而你用腳讀山經,假以時日應當也能夠「形超神越」,豁暢心靈矣!
~ 百岳老查 2016.10.20.
附記:本照片係多次「奇萊東稜」之旅中之一次,在磐石西峰一帶所照(H3335M,無基點,土石山頭,太魯閣山列之最高峰,依原住民音為「靜華山」,意即既沈靜又美麗之山頭),其前後陡坡下之綿延草原山谷,景觀均極美,尤其是過山頭下了谷地再反觀西峰山頭坡面,或綠或黃相間,既柔和又淒美,配上閒出嶺頭雲片片之藍與白,此景只應天上有!如此景緻,筆墨入化,超然塵埃之外,你能不用心身臨其境去精讀一番?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