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水、近水、敬水--鹿角溪人工溼地
【公民記者劉皓齊/新北報導】
31日下午,由現任於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的陳湘繁老師,帶領學生前往位於樹林區的鹿角溪人工溼地,透過導覽人員的解說與現場實地走訪,讓學生認識日常水資源的循環歷程,並傳遞生態環保及永續發展的觀念。
陳湘繁表示,帶領同學來鹿角溪人工溼地戶外教學,有幾個主要的目的,首先希望同學藉由現場的觀察,認識日常的民生廢水需要經過非常冗長的歷程才能回歸大海,藉此呼籲同學更加珍惜水資源;其次在現場可以看到溼地環境仍然無法分解的化學物質,希望呼籲同學在日常清潔用品的挑選上,更為環境著想。
鹿角溪人工溼地為開放空間,民眾可以隨時前來踏青遊玩,並開放團體預約導覽以及生態體驗活動。導覽人員洪朝昌先生表示,鹿角溪人工溼地處理的是民生廢水的部分,但因為濕地能淨化的水量有限,而且現在大部分的家庭廢水都與汙水處理廠的管線連接,漸漸沒有直接排入河川的疑慮,溼地的淨水功能逐漸降低。
他也提到,人工溼地除了淨化水質,維持河岸多元生態的環境保護,也就近提供都市民眾親近自然的機會,在汙水處理技術進步的當代,儘管淨水功能漸緩,但人工溼地所帶來的環境教育意義,更值得讓人珍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