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書屋 用愛陪伴孩子
【記者鄭宇辰、解子一/新北市報導】「感謝阿姨辛苦做飯,感謝老師,感謝志工。感謝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我會快樂成長、我很幸福,開動。」每天傍晚六點左右,都會聽到從一間廢棄餐廳改裝而成的房子裡,傳出孩童宏亮而整齊的聲音,看見三十位小朋友並排坐在一起共同準備享用晚餐。這裡不是學校也不是課外輔導班,而是他們每天放學必會興沖沖報到的地方,是他們的「家」。這裡是位於三峽地區的「小草書屋」,而這個家的大家長便是社會企業家林峻丞。
在老師真誠陪伴和認真輔導下,孩子對做功課越來越有興趣。 攝影/鄭宇辰
憑藉一腔熱血 小草書屋拔地而起
說到小草書屋的創辦人,他就是社會企業「甘樂文創」的創辦人林峻丞。臉龐黝黑,稜角分明,看起來似乎不好接近,但是他卻幫助了三峽地區百位孩童,是孩子口中親切的「駿哥」。二OO六年,在三峽長大的林峻丞,放棄都市的工作,返鄉創辦了以「文創、工藝、社區、公益」為理念的社會企業——「甘樂文創」,成為三峽第一個藝文展演平臺。這時,已經拉動三峽地區的文化和經濟的他,心中卻醞釀著一件令他更為牽掛的事。
在返鄉的第一年,他發現從小生活的三峽舊城區,不但經濟、文化、公共資源大幅落後,還存在人口老化、家暴等社會問題。他也觀察到,許多孩子家庭貧困,有的父母工作繁忙、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存在隔代教養問題,俗稱為「高風險家庭」,使孩童不僅在學校成績不好,甚至還因為家庭失能,產生暴力、行為偏差等狀況。林峻丞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為了幫助這些弱勢孩童,二OO七年,他和三峽有木國小提出了「絲瓜小隊」計畫:學期間的每週三下午,由林峻丞親自帶著數名弱勢家庭的孩童,在山上開墾農田種絲瓜,讓孩子感受親手耕耘的成就與滿足。計劃雖然有所成效,但林峻丞發現,僅一節課的伴讀對於孩子沒什麼太大的轉變,仍舊看到放學後這些孩子因為家中無人看管,無所事事、在街上遊蕩。
林峻丞想,如果有一個地方,讓他們每天放學能來這裡做功課、吃晚飯、給他們陪伴,就像家一樣,那該有多好。他想既然沒人做,那何不讓我來做?於是他靠著一股「衝勁」,在二O一五年七月,成立了「小草書屋」。書屋和三峽的五間小學和兩所國中合作,由學校輔導室推薦需要幫助的單親、隔代教養、低收入等高風險家庭的孩子來這裡讀書生活。
坐落在三峽的小草書屋窗明几淨,路過的人常被其可愛的外觀吸引。 攝影/鄭宇辰
這裡不是補習班 這裡是家
小草書屋建立的初衷不是一個讓孩子們提高成績的補習班,而是讓孩子們能夠在這裡有人陪伴,感受家的溫暖。廖彩茹老師說:「讓他們開心健康的成長 比要求他們有好的成績更重要。」小草書屋開放時間是禮拜一到禮拜六全天,孩子們經常在四點放學之後陸陸續續來到這裡。五點四十前主要讓孩子們寫功課,老師和志工會幫助孩子們解決一些作業方面問題。六點左右,所有的小朋友會一起在餐桌吃飯,並且在吃飯前要念誦一段飯前語,謝謝今天做飯的人,讓孩子們有感恩的意識,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吃完飯後將自己的碗筷洗好,廚具的清洗和廚房打掃每日也會有輪班,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要為家庭分擔,是家庭中的一份子的責任感。
每天晚飯後會有一節課程。一禮拜兩節的語文,數學課,此外還會有烏克麗麗課、生活課、武術課、以及夢想實做課,在這節課裡,老師會引導他們進行思考,找尋自己的夢想,並讓他們體驗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老師開會,一起分享書屋故事,探討書屋建設。 攝影/鄭宇辰
用心陪伴每個孩子 解讀心中教育意義
現在小草書屋有三位正職的老師。廖彩茹老師主要教授數學課。二O一五年,透過網路平台看到了小草書屋缺少數學老師,當時還在補習班任職的她便來到這裡,成為了一名志工,輔導孩子功課。與這些孩子們不間斷的相處了一年的她在今年七月辭掉了補習班較高薪水的工作,來到書屋成為了一名正職的老師。
她發現,這些家人無暇顧及的孩子的成績普遍不好,他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差。「他們在心裏一直覺得自己很差,這樣的負面想法等他們長大也會帶入他們的家庭,給他們的孩子,這就是我們需要打破的。」廖彩茹希望能夠通過陪伴關懷,讓這些孩子找到他們能夠做的,使他們對自己肯定。
在這裡,孩子更多學習的是自理的能力和為人處事的禮節,比如衣服要怎麼收、被子要怎麼疊,如何和別人說謝謝。可能一次的提醒無法讓小孩完全記住,但每一次的耐心糾正就會讓他們有所改變。廖彩茹說,她想教會這些孩子們的先是如何做好一個人。「這裡絕對不是補習班,它比補習班更有趣。我們希望這裡是半個家。可能這些孩子在各自的家庭沒辦法被完整的呵護,我希望當他們需要幫助需要陪伴時候能來找我們。在他們遇到挫折時有家人給他們陪伴。」,這才是她和其他老師,志工們來到這裡的真正意義。
書屋的烏克麗麗課程深受孩子喜愛。 攝影/鄭宇辰
老師老師「我想要慢慢變好」
這裡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單親家庭,或者隔代教養的小孩。從小家庭的不完整使他們沒有好的習慣,有的孩子即使是親兄弟還可以大打出手;有的孩子會出口中傷他人,甚至讓老師都默默流淚,但書屋的溫暖卻也可以慢慢融化每一顆冰冷的,或者傷痕累累的心。
有一個小孩,以前不喜歡寫功課也常常忘記把功課帶來,但是他卻會做到每件他答應的事。一天老師讓他答應明天要記得把功課帶來。第二天廖老師發現他的書包很滿,原來他因為不知道哪本是今天的功課,索性把課桌裏所有的書都帶來了,老師看到既感動又心疼,他還告訴老師:「寫作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廖老師聽完驚訝又驚喜,「很多人覺得寫功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對於從小家庭沒有這方面管教的孩子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件事情上我看到了他的轉變,他主動去做並且做到了,這便是他的進步。」
「每個孩子對我們來說都是獨一無二,而且我們能夠看到他們慢慢在變化。」蕭雅文老師說。讓廖老師記憶猶新的還有另外一位小朋友,初到這裡時十分的狂躁,排斥任何人。經常犯錯,也不聽老師的教導。而在一次廖老師和他的談心後突然大哭和老師說:「老師,我錯了,我想要慢慢變好。」蕭雅文老師說:「這個改變在短期可能看不出來,但持續的陪伴也讓他們有所改變,也學會感恩。」
小草需要澆灌 孩童更需陪伴
「小草書屋」成立一年多,已經幫助了三十多位小學生。不同於以往非營利組織只提供資助或短期關懷,小草要建構的是永不間斷的長期陪伴系統,陪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大學,建立正確人生價值,形成善的循環,長大有能力以後再回來幫助其他孩子翻轉弱勢。而現在小草書屋的逐漸擴大,也意味著需要更大的場地和更多的志工協助,所以他們也呼籲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
名為「小草書屋」,是因為林峻丞覺得這些生活在社會邊緣角落的孩子,就像是長在牆角的小草,不起眼的他們總是被大家忽略。但是小草雖然微小,只要有夢想與愛的灌溉,有一天小草也會開出繽紛的花朵,成為城市裡的美景;就像這些孩子,只要用愛去陪伴,也終將會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每個孩子都會是參天大樹。
延伸閱讀
甘樂誌 尋回被遺忘的人事物
三峽《甘樂報》 推廣在地文化創意
孩子的秘密基地 改善新住民家庭教育弱勢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