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馨俞/台北三芝報導】
20年前芝柏社區只是個破落的舊社區,在黃瑞齡夫婦搬進來後,變得越來越活絡。一提到社區裡的大小事,黃瑞齡總是充滿活力與幹勁,許多由她突發奇想的點子實行後,讓這個看似平凡的社區更充滿人情味。
20年前芝柏社區只是個破落的舊社區,在黃瑞齡夫婦搬進來後,變得越來越活絡。一提到社區裡的大小事,黃瑞齡總是充滿活力與幹勁,許多由她突發奇想的點子實行後,讓這個看似平凡的社區更充滿人情味。
在偶然的機會下,黃瑞齡到台北縣三芝鄉看房子,卻讓生長在台北都會區的她興起搬家的念頭,「20年前我來到芝柏社區,第一眼就喜歡這裡的環境。」黃瑞齡回憶初次到芝柏的感覺。喜歡小朋友的她在搬進社區兩年後,開設一間托兒所,因此,大家都稱呼她「黃老師」。在黃老師的想法裡,認為芝柏社區的居民可利用原有的自然資源,發展出在家工作的可能性。她不僅與先生親手將舊屋改造成民宿,同時也鼓勵社區居民一起行動,於是許多民宿、咖啡廳、餐廳陸續出現。相較於都會區緊張忙碌的生活型態,黃老師認為這種日子過得比以往更快樂。
點子多的黃瑞齡時常舉辦各種活動,為芝柏社區注入更多活力。
圖片來源/黃瑞齡提供
在寧靜的芝柏社區舉辦跳蚤市場、發行社區報《芝柏news》、將社區打造成芝柏藝術村,這些都是黃老師的主意,在與部分社區居民和先生李明三討論過後,便開始著手進行。「只要面對社區裡的公共事務,黃老師從不覺得累。」李明三說。在丈夫眼中,黃瑞齡是個熱心公益、鬼點子也多的人。她曾提議將芝柏社區推廣為拍攝婚紗的景點,提供新人在社區民宿宴客,甚至請擅長服裝設計的社區居民製做婚紗。芝柏社區居民周廣韻也表示,目前自己結合自身專長,在社區、網路上販賣手工寵物衣服,都是聽取黃老師的建議。當初為了將芝柏社區打造成藝術村,黃老師需要召集居民們的參與;而每個月舉辦跳蚤市場「串門子」的前幾天,她更要動手設計活動DM、園遊券;每月十號,她將帶著托兒所的小朋友們一家家發送社區報。面對這些工作外的社區事務,黃瑞齡做得心甘情願、樂此不疲。
看似無憂無慮的生活,黃瑞齡一家其實有負債的壓力,在社區內經營的兩間民宿、一間托兒所,都是貸款而來。每當被問到經營民宿的動機,黃老師總是笑著說:「開民宿不是想要謀利,是想加減還點債。」即使有現實面的壓力,黃老師的臉上卻總是保持開朗的笑容,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更讓周廣韻認為,黃老師的物質欲不高,而且很容易滿足,她或許是社區裡唯一背債背得最開心的人。另外,在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曾引發少數居民的反彈,黃瑞齡從不因此感到灰心,她認為,困難既可以當成問題,也可以不是問題。以正向的態度面對挫折,任何負面攻擊對她而言都沒有造成影響,漸漸地她的行動逐漸受到社區居民的認同。
在黃瑞齡的心中,於自家一樓新改造的「動物教堂」傳福音,是她最滿足的願望。不只歡迎鄰居們進來小坐、閒聊,更可讓平時假日到芝柏社區參觀的遊客歇腳。此外,她也樂於分享她的生活經驗,讓大家了解生活可以過得既充實又快樂。沒有太多遙不可及的計畫,黃瑞齡認真、踏實地過日子,一心只想讓芝柏家園變得更美好。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