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文的互動 美學的欣賞

2016/12/14 07:00
2,267次瀏覽 ・ 7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緣由:報導「人文的互動 美學的欣賞」

時間:105年11月23日(三)

地點:台北市

音樂: 創用CC BY 鍾弘遠 台灣印象 鄉根之音

大動力傳播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1.台北市777銀髮族總會

2.鍾弘遠 

口白:

照片

人文的互動 美學的欣賞

不僅 是生活的態度

也是 對周遭事物 感動的 敏感度

若 以此 作為基礎

不管是擔任 實務的 工程師

還是 藝術的 音樂家

都可以 激盪出 豐富的生命力

 

不認識 這個八田與一

他種稻 是不會開花

那是一個 感恩如天的大的恩人

我也寫了 八田與一

我再講 不管臺灣的 生態 生活跟 生產 吃飯

最重要 還有一個 叫作 生命力

那個 生命力 極少人 去談起

生命力的激盪 到底 是到 什麼程度

可能是像 核子炸彈一樣

我們從 這種生命 其實最甘甜的一方面

就是 從人文的互動 從美學的欣賞

這兩個 作一個基礎

我從小時候 我父母親

要把我 培養成 音樂家

所給我的栽培 到最後

我高中老師講說

你為什麼 就不來考 音樂系

你為什麼 偏偏 要選那個

結果 我不是 進音樂系

我偏偏 就是跑  所謂的 這個坡地的

水土保持工作 就這樣

這是非常硬的

音樂 是非常軟的

有些人 講說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 我是 用這樣包他 那這樣子 就夠了

所以說 我即便在公務機關

服務了 四十來年 我退休 七年了

當音樂裡頭的話

我唯獨講講 就是 我就是鄉土歌謠 爾爾

其實不然

鄉土歌謠的年代

我們今天 把他提升出來

就是 當時候的 流行歌曲

我們一樣的 我們不能夠

在翻一本書的時候

一直翻 一二三四五

你不翻 六七八九十

八 十 你絕對 不可以是這樣

所以 當我們在 臺灣一直成長當中

社會的進步 人文的互動等等

都是 音樂工作者 必須 要走進入的

所以 我就是一個 用音樂寫臺灣的人

各位可以 從我的領域裡去

我十九歲的時候 就開始寫劇本

我今年七十一歲

所以 說我在想 這個時候

用這樣的經驗 讓各位暸解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