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算計掛帥,人文精神蕩然!舞弊再包庇的案例不斷,為何?
風傳媒在今天上午六點五十分發布「劉任昌觀點:科學算計掛帥 人文精神蕩然!為何舞弊再包庇的案例不斷?」我在這裡再發布之,且補充一些資訊。
著作(works)與學術(academics)的差別
著作(works)與學術(academics)的差別在於,任何「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者,都是「著作人」(著作權法第三條),而且「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權。」(著作權法第十條)所以,你、我、任何人都是業餘著作人;其中,也可能是揣摩讀者偏好,配合市場趨向,而從事創作的專業著作人,包含記者、編劇、詞曲創作人、小說或網路部落格創作者等。
學術則不僅是從事研究與著作,而且是被國家權力所支持,學者得以不須從事實質生產,不須擔心銷售量與點閱率,而專心創作。例如,被漢朝供養的司馬遷,得以行萬里路,念萬卷書,專注於將《史記》精益求精,獲致「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再流傳百世。
基礎科學的研究vs應用科學的研究發展
順便一提,財經新聞最常提起的「研發」是指研究發展(Research & Development)是應用科學,是學術的末端應用。廠商將研發的結果申請專利,目的在獲利,只有在確保獲得專利的時候,才會將部分的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例如,美國電機電子學會(IEEE)出版上百個刊登應用科學論文的期刊。國力發展的關鍵是基礎理論,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學,需要靠政府支持才得以發展,這是為何有此說法:「基礎科學真正『有用』可能要到一百年以後。」
雖然,美國AT&T旗下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曾經因為半導體的研究,而獲得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這是一個極端特例;在另一方面,卻也證明AT&T公司富可敵國的事實,而在後來招致美國司法部一連串的反托拉斯調查,AT&T只好將公司拆解。當年,如果美國政府不涉入AT&T的涉及托拉斯事件,應該不會有今天的英特爾、高通… 等公司,甚至讓人懷疑是否有蘋果或矽谷的存在?
雖然,我是一個資本主義的信徒,但我對於國家權力是異常敬畏,更崇拜制度經濟學派(Institutionalism)的理論。暫時離開此議題,持續談國家權力與學術發展。
學術研究是國家權力的委託與信任
在帝王制度被民主共和政治取代的今天,學術活動仍被憲法明文支持,學術自由更被憲法列為基本權利。如果學者(尤其是被國家賦予教授或研究員等頭銜者)從事學術舞弊行為,就是對憲法與人民的背信;如果是進一步涉及國家經費支應的舞弊,就有幾分近似於公務員貪污的舞弊意味。
圖一:中央研究院網頁與民國106年度預算案截圖:經常支出99億元!
接下來,我要談論以下議題;第一、分配學術資源的目的是為了將國家資源用在刀口上,分配是手段,社會提升與國家發展才是目的,最高層次的目的是前臺灣大學校長傅斯年(1896-1950)引用斯賓諾莎(Spinoza,1632-1677)所謂的從事「獻於宇宙的精神」。第二、部分學者已經置學術本質與良知於不顧,將獲取學術資源與利用社會信任(尤其因學者聲望而擔任高官、企業董事)當作學術活動(操弄)的目的。第三、學術敗壞的主因是集體的、系統性的包庇文化,讓舞弊行為的風險降低,舞弊行為的預期報酬卻誘人,而提升學術工作者的舞弊動機。
學術資源的分配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自由、民主、科學化的今天,累積財富不再屬於地主的專利(因為創新活動的生產力已經超過土地),追求知識也不再屬於富人的特權,探索宇宙或詮釋生命的志業,也不再專屬於神職人員。接受國民教育是全體公民的義務,持續追求高等教育則是權利,甚至有要求分配學術資源,以從事學術活動的權利,所謂「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憲法第22條)人民有選擇職業的自由,當然包含從事學術工作的自由。
在天賦人權,卻資源有限的限制下,憲法第23條規定:除了是為「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就以「法律限制」你、我分食國家研究經費的事實而言(最近發生的事件,應該導致更多學術圈以外的平常百姓有此納悶!),規範的法令是大學法、各級政府組織法,然後授權各教育與學術層級制定的升等條例、獎助條例等。所謂「法律限制」無非是為追求憲法明示的宗旨「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更具體的描述是「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所以,傅斯年倡導的六則治校精神的首則是:「大學應該以尋求真理為目的,以人類尊嚴為人格。以擴充知識利用天然,增厚民生為工作的目標。」
學術資源瓜分已成為學術活動的目的,置學術本質於不顧
「依法行政」是法制國家的鐵律!國家資源的分配或教師職位的升等,都屬於國家「行政處分」,必須符合「行政程序法」第一條規定之「遵循公正、公開與民主之程序,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而且,「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行政程序法第七條)
為確保行政機關(包含私立學校)落實公開、公平與客觀的著作審查原則(關係著教師升等、計畫經費或獎補助款分配),透過引文索引資料庫,如SCI、SSCI或TSSCI等的量化積分,已成為審查準則。以上就是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所謂的理性化(rationalization)操作程序,達到追求效率、效果與進行控制的目的。
學制、考核、考績、發表篇數、影響係數…等的理性化制度,即使爭議不斷,卻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所形成的客觀、可行的制度。未來,制度勢必會持續調整,但爭議必然持續出現。即使出現舞弊與包庇「素質差、水準低」(違背大法官462號解釋文)著作升等的案例,但「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第38條規定之「公開、保管送審人經審查通過之專門著作」,讓我有機會詳細檢視某中區國立大學財金系Hsu副教授的升等著作,而揭發弊端。
公開批評與檢討,是進步的動力。但眼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法令不足或制度設計缺陷,而是文化與習性問題。當前已經普遍形成的習性是,將量化的著作績效當作學術目的,而置學術本質目的於不顧,這些習性包含浮濫掛名、浮誇產量,甚至抄襲、變造、假審查等舞弊行徑。
近年發生在日本或臺灣科學家的學術舞弊案件,都是由美國的學術評論社群所揭露,再引起亞洲學術界注意。這個事實說明,亞洲人對「發表績效」重視的程度,高於「傳遞知識」的實質學術目的。
學術機構的作業習性:對舞弊檢舉案的包庇
在我公開陳述Hsu涉及抄襲與變造的著作後,才正式向教育部檢舉Hsu的著作涉及舞弊。在12月14日,獲得以下標準回覆內容「依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第37條第3項規定…俟該校函報相關處理過程及結果到部,再行回復臺端。」我的動機是,在更多學術圈或社會人士知曉此事件後,能對接下來的調成程序產生監督效應。
大家可以理解,如果學術機構接受且確認學術舞弊案件,就是推翻過去系教評會、院教評會、校教評會、外審委員的決議,更導致歷年其他升等案件決議的正當性。臺灣目前有許多學術舞弊案件在國際上曝光,不就是因為累積上述習性與顧慮的結果嗎?
我曾經檢舉過《Scientometrics》,以及科技部認證的 TSSCI 期刊《管理評論》與《管理學報》刊登變造作品,為何我要討打,做這種得罪人,卻沒有好處的事情?因為如果我和大部分學者一樣,對舞弊案件視而不見,就違背我說的「沒有人願意留下虛假、錯誤的文化元素,而困擾與誤導自己的後代。」更重要的是,這會成為其他學者,尤其是研究生仿效的「成功」學術生涯模式。
舞弊協助者曝光,而斬斷持續分食學術資源的管道
我在「副總統陳建仁的論文是抄襲?還是瑕疵?」文中,做了以下的評論,被我指控包庇舞弊的期刊是《管理評論》與《管理學報》。其實,包庇者不僅在分食學術資源,更可怕的是對政府與民間企業資源的吸食。
「我公開發表、檢舉,請所有學者共同檢視我舉證的內容;如果我錯,那怕是我的失誤或誤會,被我檢舉的期刊或作者,都可以來告我毀壞名譽。學術舞弊背後牽涉到許多操弄與瀆職,這和學者收賄而對政府標案審查放水相當。學術機構對舞弊案的拒絕審查,就是避免這些已經在政府機構位居高位,在公民營公司擔任董事或總經理,或在各大學擔任校長、副校長、院長的舞弊協助者曝光,而斬斷持續分食學術資源的管道。」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