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槌製構樹皮,敲出台江文化記憶

2017/02/16 10:58
3,974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以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小台江公民記者
      原始報導連結:槌製構樹皮,敲出台江文化記憶

      0214公視中晝新聞

      稿頭

      在台南台江村落中,最常見到的樹木就是構樹,它的樹葉是鹿最愛吃的食物,所以又稱為「鹿仔樹」。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老師沈介文,設計了一堂製作樹皮衣的課程,就以構樹為材料,希望藉由敲敲打打的過程,讓學員打出樹木跟人類之間密切的情感,也認識身邊常見的樹木植物、進而關心環境議題。

      內文
      走在台南的台江村落中,最常見到的樹木就是構樹,它生長在平原、丘陵、山坡路邊、河邊雜木林中,它的樹葉是鹿最愛吃的食物,所以又稱為鹿仔樹。

      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老師沈介文,除了帶領學員跟著河流散步,認識台江常見的樹木和植物外,也設計了一堂製作樹皮衣的課程。

      訪問 學員 林淑惠
      對構樹的認知就是 它是鹿愛吃的食物 還可以拿來做鈔票 日本時代拿來做鈔票
      我完全沒有想到說 構樹可以來做一張很漂亮的樹皮 

      構樹的樹皮經過泡水、搥擣,變得柔軟後,可以製成樹皮衣,也是早期原住民編織繩索的主要材料,還有造紙的材料之一。課程希望藉由敲敲打打的過程,讓學員打出樹木跟人類之間密切的情感,也認識身邊常見的樹木植物、進而關心環境議題。

      公民記者 吳秉澍 台南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1:28
      ▶︎ 01:51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