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能源轉型的關鍵,催生在地能源民主運動!

2017/03/15 19:00
3,18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能源轉型所引發的社會溝通,不僅可培養公民關注公共事務、參與公共政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藉此擴大民間與產業界的對話,促使企業負起社會責任、加速轉型升級。

圖:地球公民與友團、台電及經濟部討論製作能源供需資料,此圖為「台北市非營業用戶用電量」,顏色越深的區域,代表用電量越多。( DSP智庫驅動團隊製作,資料來源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投入反核運動以來,我們常被問道:「核電、燃煤都反,那你們到底要什麼?」

 殊不知,反核團體也常如此自我詰問。

能源轉型四要件:環保、節能、智慧化、合理價格

 無庸置疑,「能源轉型」是我們要的答案。但內涵應該有什麼?我們認為起碼有以下四個要素:

  1. 在「發電」端,必須改用對環境友善的能源;
  2. 在「用電」端,改變浪費的用電習慣,強調節約能源及使用效率;
  3. 在「管理」上,透過智慧電網調整供需,降低尖峰用電負載;
  4. 在「經濟」上,促進電價合理化,課徵能源稅,反映能源消費的環境及社會成本。

 以上幾點,可說是各界對台灣未來能源願景的共同拼圖。不過,從各國經驗來看,「能源民主」(energy democracy)才是整個轉型過程的核心價值,亦即,將能源使用的決策權及參與權還給人民,諸如:讓人民參與政策制定、開放用電供需資料、鼓勵人民自發綠能、避免財團壟斷等各面向,都應擴大社會參與面。可惜,不論新、舊政府,都鮮少著墨於此。

 2015年,國內NGO引進南韓首都首爾的「減少一座核電廠」(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OLNPP)經驗,刺激中央政府提出更多經費,鼓勵地方自定縣市節電計畫。

 但長年來,地方政府在能源事務上習慣配合中央宣導活動,對於如何擬定因地制宜的能源政策?其實非常陌生。儘管中央欲下放權力,卻未給予充分學習時間,並提供研擬政策所需的資訊與專業人力。更遺憾的是,2015年4月中央才公布的智慧節電計畫,卻要求縣市趕在6月提報,且拿到第一筆經費已是11月,整個專案還在2016年4月(新舊政府交接前夕)宣布結案。

 倉促上路又草草結束的結果,許多地方政府只好外包給顧問公司,計畫內容東拼西湊不說,作法也太炒短線,更欠缺市政統合的視野和長期願景。比方,有些縣市節電計畫內所謂的「社會參與」,只是架個網站讓民眾上去發表意見,離所謂的能源民主還遠得很。

 從此不難發現,能源轉型所要求的民眾參與和資訊公開,政府看似統統配合外界要求,但一不小心便容易流於形式,甚至會弄巧成拙、引發不必要的社會爭議。

擴大公民參與,邀民間一起想像能源轉型

 事實上,民間已有一群人打算透過開放政府和民主審議,提升公務員的格局跟視野。2016年中,筆者和同事北上參加國發會主辦的「公共政策平台與公民參與培訓」,與在場公務員及民間夥伴一起學習社會溝通,已經讓人預見一個官民良性互動、更開放與理性的未來社會場景。

 然而,緊接而來的挑戰可能是,當政府打開更多公民參與的管道、接收了更多新論述時,我們是否有能力加以辨識、做好監督工作、將民間的倡議思維化為社會進步動力?

 不久前,由許多NGO合組的「民間能源轉型推動聯盟」,曾對各縣市政府的能源治理能力進行評比。訪談高雄市時即發現,主管節電業務的經發局也有意推動能源轉型,但亟需民間單位協助。2016年初開始,經發局多次請益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旗美社大等民間團體,但直到六月仍未見該局提出行動時程。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動提出高雄市能源轉型的行動架構(下表)。收下這份規劃後,透過工研院等專業單位的協助,經發局終於在2016年底完成初步計畫,羅列出:城市能源供需分析、節電計畫藍圖、能源自治條例架構等內容。

 長年在民間推動能源議題,我們始終認為,能源轉型應設立一套對話機制,鼓勵更多公民與團體加入討論,並透過民主審議過程有效激盪,共同譜寫屬於在地的能源轉型藍圖,而非讓公部門跟少數團體關起門來談!事實上,能源轉型所引發的社會溝通,不僅可培養公民關注公共事務、參與公共政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藉此擴大民間與產業界的對話,促使企業負起社會責任、加速轉型升級。

(本文改寫自催生在地能源民主運動

【參考資料】
智慧節電計畫網頁
串起能源改革的珍珠 (節錄)》 蔡卉荀 2015/6/18
四大問題!18縣市節電2%任務失敗 遠見雜誌 2016年4月號

【延伸閱讀】
市民如何參與能源轉型? 聽聽法國南特副市長的經驗》林琇娟 2016/11/11
一場能源民主的社會學習實驗:荷蘭烏特列支城市能源對話》賴慧玲 2016/6/24
氣候變遷公民發聲 台南要再生能源、復興農業》王振益 2015/6/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