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C經典賽結束 中職明開打 國球的下一步
[記者:隨走隨拍台南人,邱信威]
第四屆WBC世界棒球經典賽,昨天在洛杉磯道奇球場,美國以8:0完封波多黎各,奪下冠軍後,所有賽事已告一段落。但時間拉回兩週前,台灣民眾當時正想著贏了以色列、荷蘭,和南韓拚拚看,能否搶下分組第一,到日本打第二輪複賽;沒想到第一場才剛打不到半小時,有人氣了關電視;隔天想說有機會,仍一分飲恨;和南韓打到延長賽,想說總能贏一次南韓,延長賽挨轟。網路罵聲四起,教練、球員、情蒐單位、棒協,甚至是Lamigo等等都難逃被砲轟的命運。
中職的打擊年是好是壞?!
如果你在台灣被淘汰後,有看其他國家之間的比賽,一定會發現,整個全世界棒球強權版圖正在變化;過去所謂的紅色閃電古巴,八強賽三連敗遭淘汰;號稱有超過150轟實力的委內瑞拉,也在八強賽中三連敗淘汰。其實像經典賽、12強賽等短兵相接型比賽,球員抗壓性佳是主要因素,但有沒有旅外球員是不是贏的機率較大?不一定!我相信這次經典賽中的經典,日本投手菅野智之是最佳代表,沒有大聯盟資歷,仍可以壓制大聯盟打者,四強賽中面對美國隊六局失一分非自責,日本全隊也只有一位在美國大聯盟打球;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是歐洲棒權,荷蘭和義大利,尤其是義大利,在D組預賽除了10:9再見墨西哥,甚至還與委內瑞拉加賽,差臨門一腳晉級八強。
真正主宰棒球比賽的是投手,不是打者;如果今天台灣自己的職棒賽事,每位打者的打擊率、全壘打,甚至上壘率一直不斷破紀錄,這不代表我們的打者真的很強,而是問題在投手;一個健全的棒球生態,除了打擊強,投手理應也要強;大聯盟平均打擊率大致兩成八到三成,能超過三成二、三成三表示真的打擊有一套,但他們投手防禦率也不致於每個都是爆炸的狀態。今天台灣不是只有本土投手,外籍投手的防禦率也都偏高,其實原因在於台灣的職棒只有四隊,對戰組合永遠就這樣,更何況球速150km/hr以上,又有控球的球員真的少之又少,等於台灣的打者沒有長期處在頂尖投手的洗禮。今天就算有六隊、八隊,結果不會相差太遠。
旅外或中職
數據歸數據,畢竟那是在職棒長期打出來的結果,那確實是球員努力來的;但是短兵相接的比賽,不妨找些新人或是較容易進入狀況的球員;常常會打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台灣要像日本一樣,靠自己職棒能拚進四強,恐怕要花長時間改善,投手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即便養成該如何留住,台灣的棒球才能再起。明天中職開幕戰,中信兄弟對上富邦悍將,即便大部分的人都預測中職28年又是打擊年,但仍期望能看到投手的防禦率、被上壘率能有所起色。
主審好球帶
有在看台灣以及美國職棒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中職主審好球帶普遍對高球不為所動,好球帶其實就像一個9宮格,會隨著捕手的站位有所微調,中職主審的好球帶通常在球進壘位置的4、5(紅中)、6、7、8、9相對位置會給好球;1、2、3位置大多判壞球,這對投手、打者都不是好事;投手丟進去,主審沒給好球,等同多給打者壞球機會;另一方面,打者鮮少有打較高位置的好球,在國際賽未必是好事,雖然說主審的好球帶不得有議,但仍希望1、2、3位置能給好球,這也是有助於整個棒球生態的發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