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老社區的新住民
撰文/顏新珠
「你看,剛剛飛過林稍的是鳳頭蒼鷹!」漫步在圓林仔相思坪生態步道的蜿蜒小徑上,理著小平頭、講話鏗鏘有力的圓林仔生態藝術發展協會總幹事李冰丹,忙著介紹社區裡的各種生物朋友。
雖然位在嘉義市東北角後庄里,距離市區也只有十來分,但圓林仔無疑更貼近鄉村,八十一戶住家散居在這座丘陵上,跟台灣大部份沒落的城鄉一樣,日漸孤寂,當農業逐漸失去支撐社區居民經濟力時,留在這個「沒有希望、沒有前途」老邁社區裡的年輕人就少之又少。
「十年後這裡的荒地將會增加三分之一,」從事營造業也是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冷泉工作站負責人的李冰丹,指著週遭的果園說,「圓林仔就是老人多、古意人多,我都快五十歲了,但是在社區裡還是幼齒的。」婚後十七年,在都市叢林間舉家遷徙了四次,一直搬到圓林仔一股根植土地的情感,讓李冰丹驛動的心找到了歸屬。
「有綠色才有生命」,李冰丹為社區的綠意而深深著迷,他結合荒野嘉義市分會將生態觀察的動力帶入了社區,把圓林仔當定點觀察,經常到此舉辦生態活動。優游在圓林仔豐碩的生態之美和愜意的鄉居生活,李冰丹這位新移民帶著新鮮的眼睛,看到老社區的新生命力。
喜愛自然的李冰丹,用相機捕捉社區裡的環頸雉、黑冠麻鷺、諸羅樹蛙……甚至連續五十天觀察住家附近的龜殼花蛇洞,一度最近的觀察距離只有三吋,「用聲音、用氣味、用善意,一直和蛇媽媽講話;」為了讓社區居民了解社區中許多生物朋友,李冰丹和其他自然觀察愛好者常在廟口辦演講,透過影像居民看到母蛇?孵化小蛇所展現的母愛,「蛇媽媽生了七個蛋,一個蛋始終孵不出來,蛇媽媽就這樣維持這個姿勢,七天裡動也不動。」李冰丹描述。
「因為我們愛我們的土地,愛這塊地球,社區的『年輕人』就站出來傻傻的做。」李冰丹和社區裡一群中生代,憑著一股傻勁攜手投入家鄉的改造工作。
當有民意代表想把圓林仔虎頭山的埤塘傾倒廢棄物,以賺取優渥的利潤時,他們和社區的長輩合力去找地主溝通遊說,讓這塊仍保有鰻魚、鱔魚、蛙唱不已的埤塘溼地,給保留了下來。
九十三年圓林仔入選為營建署生態社區示範點,不到一年,從軟體到硬體:成立社區組織、鼓勵居民參與社區營造、設立虎頭山步道、賞鷹高台、原野生態教室、人文陶土牆……等,規劃三合院古厝及相關古蹟文物再利用。
沒多少住民的圓林仔結合環保團體、廟宇、學校、藝術家等的投入,逐漸讓外界眼睛一亮,連嘉義市陳麗貞市長都常說,圓林仔「是小兵立大功」,為嘉義市增添不少光彩。
在李冰丹心中,社區的「養水計畫」已經在躍動,讓更多的埤塘溼地可以留下來,讓更多的物種可以在此棲息繁衍,「不僅人住的舒服,這裡的昆蟲動物也住的舒服。」李冰丹笑著許下社區居民的共同願景。
在果樹與荒地間,李冰丹與社區的朋友,開啟了另一可能。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60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