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西港穀倉公益餐廳 幫助弱勢重返職場

2017/04/20 20:00
3,550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李翊寧、陳欣怡/台南市報導】在台南西港的穀倉餐廳裡,有高齡的阿公阿嬤,有獨立負擔家計的單親媽媽,他們熱心的為客人介紹餐點,他們在這裡找到第二個家。這裡過去是西港農會存放稻穀的倉庫,現在則是連結在地產業的特色餐廳,保存了西港人農村時代的記憶。

端起盤子 阿公阿嬤搖身成為服務生

穀倉餐廳源自於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周玫琪教授的構想。他從二〇〇八年八月進行國科會「高齡社會來臨的研究」,在研究裡,他期盼社會能夠給予銀髮族工作機會,讓他們滿足生活上的開銷,經過一連串的設計過程後,他決定與西港農會合作,由農會提供場地,自己當起了老闆,並雇用高齡的阿公阿嬤,於是,由阿公阿嬤組成的服務生團隊,端起盤子,穿上圍裙,穀倉餐廳就此開張。

面臨倒閉 仍堅持公益經營

經營之初,顧客對於平均年齡六十五歲的服務生感到好奇,這使得穀倉餐廳高朋滿座。然而,相較於一般餐廳的服務生,銀髮族的靈敏度和記憶力較差,服務品質無法提升,像是出餐速度緩慢、忘記餐點應送到哪一桌,又或是料理時遺漏鹽巴,久而久之,一開始因新鮮感而慕名而來的顧客,不再光顧,而無法留住顧客的窘況,讓穀倉餐廳面臨危機,時常是開著門營業,卻等不到半個客人上前用餐。

就在餐廳面臨快要倒閉的危機時,店裡雇用了新的經理施綵容,施綵容認為若要改善服務品質,必須將流程標準化,這樣一來,高齡服務生也就必須培養較佳靈敏度,這對他們而言,實在有些困難。讓阿嬤端著熱湯走來走去,又或是請不識字的阿公記憶餐點內容,經理左思右想,認為不適合,於是在和中正大學周玫琪教授討論過後,產生出新的構想。

穀倉餐廳依然以公益性質為主要經營模式,銀髮族的服務人員仍可見,但是多半變成製制作手工藝品的巧匠,他們的作品在穀倉餐廳裡販賣,有了新的生機,而店裡雇用單親媽媽或弱勢者,在廚房裡就有一位重度視障的廚師,雖然他失明看不見,但他可以透過觸覺來從事火鍋備料的分配,在穀倉餐廳工作,讓他終於能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照片

穀倉餐廳裡的高齡服務生 耐心為客人講解菜單內容。 攝影/陳欣怡

 

用雙手 打造屬於西港的特色餐廳

經理施綵容說:「回憶穀倉餐廳的生意快經營不下去時,心想,如果餐廳收掉了,這些需要就業機會的人一旦失業,又更難找到工作了。」

這樣的擔憂,讓施綵容更堅定要讓穀倉餐廳起死回生的信念,她為餐廳做了大改造。由於經費短缺,施綵容捲起袖子,協同餐廳裡的員工們,一起重新布置餐廳。從牆面以稻米去穀後的米糠裝置,再到手工製的芒桿燈罩,以及藺草編織的屏風,全都是出自於他們的雙手。

施綵容笑著說:「雖然我們沒有錢,可是我們有人,而這些佈置的材料,像是芒桿、藺草,全都是西港當地的作物,利用當地的植物打造起來的餐廳,更保有穀倉餐廳想要給客人的感覺。」

照片

餐廳人員用稻殼拼黏成的牆面,介紹所有有關米的漢字。 攝影/陳欣怡

 

西港招牌 胡麻料裡

在食材方面,穀倉餐廳使用在地的特產─胡麻,將餐廳打造成胡麻特色的料理,希望帶動地方的產業,行銷西港當地的農產,幫助農民,期盼藉由胡麻料裡打響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西港特色。

乾湯兩吃的麻油雞鍋就是店裡的招牌,客人可以體驗動手炒的樂趣,再加了湯汁,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麻油雞鍋,許多客人在吃完料理後,都爭相購買炒鍋和西港胡麻特色食材回家,成功博得客人的青睞,也為西港打響知名度。

近期,穀倉餐廳也開始將台南各區的農產特色做為料理食材,例如將軍區出產牛蒡,穀倉餐廳就打造了牛蒡火鍋,也販賣牛蒡的商品,慢慢將台南其他特產拉進來,不僅有麻油,客人能夠有多樣的選擇,品嘗台南各地農產的料理。

照片

顧客自己動手乾炒西港特色料理-麻油雞肉。 攝影/陳欣怡

 

穀倉餐廳 用心的美味

穀倉餐廳從布置到料理都充滿濃濃的西港特色,這是來自員工期盼西港被看見的心意。在穀倉餐廳工作的吳阿姨說:「穀倉餐廳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找不到工作而來這裡,所以大家都有共同點,我們更認真工作,更用心對待客人,我們也彼此照顧,互相扶持。」

穀倉餐廳裡,胡麻香飄送,暖暖的心意,更在其中流竄著。

 

延伸閱讀

「土生土長」堅持台灣在地好風味

雲山茶鄉 青年原民行銷部落茶葉

古董店老闆做公益 幫助偏鄉弱勢貧童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