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己填滿(田.滿)未來的精神」~李易倫老師 & <<台北作田人>>
2017.4.27
在宜蘭縣羅東鎮北成國小服務十多年的李易倫老師,很強調孩子「自主學習精神」,他和幾位志同道合的老師共組學群,五年級好幾班集合起來,在一週三小時的綜合課,教導學生攝影、生態等議題。
有政府和家長經費支持,校園內有攝影棚,東台灣唯一的「媒體素養中心」,學生作校刊編撰、採訪訓練、播報新聞、活動主持,技術之外,孩子們練習表達、組織自己的想法,「北成電視台」平日還用來轉播校內升旗。學校有2/3 學生來自跨區,以前有2000多名學生,現仍有1000多名學生,少子化的衝擊相對較少。(2010年台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曾是全台人數最多的國小,鼎盛時期有1萬1000多人,現在因少子化等因素,學生驟降到778人。)
課程結束,李易倫老師為找出「自主性高」的同學,在黑板寫下拍攝影片的構想,由學生回家「自行」向家長說明後,自由報名參加,再設計分散在好幾個月的三天營隊,考驗參加的學生是否能犧牲放假在家吹冷氣、自行處理補習班調課、是否會興致消減、拍攝遇到困難是否會重視細節尋求解決等,最後選出五位學生。 學生肯犧牲其他活動而投入,老師也犧牲,自掏腰包買較好的空拍和攝影器材,假日,當司機戴著他們四處去拍攝與採訪、參加農地論壇。
李老師在五年級一開始的親師座談就告訴家長,孩子已經長大,開始重視同儕,家長不需一直跟在孩子的後面張羅,透過學期中很多次活動,家長都放心孩子假日跟著老師出門。 2015年暑假他們完成《田.滿》紀錄片,了解「耕地保護」、「農地農用」,片名有填滿(田滿)未來,幸福圓滿的意思,榮獲2015神腦基金會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國小組全國金牌獎,受邀成為2016年3月綠色影展的閉幕片,書商並將《田.滿》放入國小中年級教科書,孩子們也接受許多採訪,甚至遠到屏東美濃,希望更多人關心農地問題。
現代有較多的孩子情緒比較敏感,李老師認為可能是飲食、3C產品以及缺乏陪伴。孩子學習知識之外,更需要培養自己填滿(田滿)未來的精神。如果學生去綠色博覽會無聊滑手機,李老師會設計闖關遊戲,利用攝影和訪問去探索環境學習。如果學生沒交作業,李易倫老師不處罰,只問學生你何時可以補交,學生要自己負責,要對別人對你的信賴負責,否則別人不再碎念你,放棄對你的關心。李老師也會在走廊擺椅子掛上「不可在走廊奔跑」,一段時間,不只自己班的孩子,別班的孩子也不會在走廊奔跑。
農地有糧食、生態、景觀、調節氣候,保護農地不能只靠政府執法嚴厲,每個人都有保護責任,培養自主精神,填滿自己未來的幸福。
<<田.滿>>報導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f6393ce3-3a01-441…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1093/
李老師同時推薦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100級畢業製作《台北作田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