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現代新渡口 文山社大公共論壇
在現今快速都市化的發展中,景美老街逐漸失去往日的光華,不僅失去土地與環境的連結,甚至地方發展的歷史也被遺忘。為了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及永續發展,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景美所擁有的山水環境,以及先民開墾的歷史脈絡,尋找景美現代新渡口。文山社大鄭秀娟校長對「渡口」作了以下的解釋:今天這一場公共論壇,我們是要尋找景美這個地方的一個「新渡口」。「渡口」是什麼意思?就是各位今天過來這個地方就是「渡口」。所謂「渡口」– 是人會自動匯集的地方,在這邊所謂的交易、流動、交換、分享,我們把它當作現代的互動。
文山社大長期關注在地的公共議題及社區參與活動,本學期公民週特別設定了「織造自由心渡口」的主題,於5月3日晚間舉辦一場活化景美生活圈的公共論壇,讓社大學員及民眾共同參與討論。
受邀出席的台北市政府都更處 更新經營科 胡如君科長,談到都更處所扮演的角色:都市更新開始重建,其實那是我們的業務之一,我們還有一塊很重要的工作,是在跟民眾做溝通,經過大家共同討論,能夠把大家的意見,放到我們後續政策上面,然後來排序。希望今天討論出來的案子,品質都是大家希望能夠成功的,那我們也會協助明年度參與式預算來做提案,能夠被市政府這邊接受。
負責公共論壇議題及工作坊操作說明的 中華景觀協會 劉柏宏 名譽理事長談到:基本上來社大上課,當然就是要參與公共事務。但是參與公共事務要有方法,有一些很重要的順序和邏輯。但是很具體的要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做一些建議的話,有時意見會不一樣。我們今天應該有50個人簽到,那我們應該會看到50個不同的想法與問題,討論分組時,這些都是你們的養分。你不管在那一組,都可以去看看別人觀察的問題是怎麼樣,那你從這些問題裡面,看到其他的問題;還是你跟他只是有同感,就是進行讓你們可以找到問題的一種學習跟討論的方法。
劉柏宏老師介紹景美生活圈活化的背景與想法後,再由出席論壇的學員們及民眾,分成歷史、交通、環境及產業四組來討論。經過一個多鐘頭的熱烈討論後,各組提出了各自相關活化景美生活圈的議題、對策與具體方案。〈含軟硬體的活化構想與方案、現狀不足的部分需予以改善、增建及改建設施等等。〉最後,各組分享他們討論的結果,凝聚其中可行的方案。
劉柏宏老師談到這次公共論壇的成果及感想:今天我們希望看到社區在討論這樣的方法,可以透過更多的一種參與,然後讓大家共識可以接近,特別在景美這樣人文的地區,它的開拓歷史故事慢慢不見;文山社大在這裡算是整個學員上面的素質很高,所以做的方法就會不一樣。今天做的方法,每一組討論的成果雖然都有它的主題在,但其實是慢慢有共識出來。學員知道這樣一個歷史的過程,可以在以往自己的家裡或社區,再做更多更多的分享,對它的成果非常棒。
至於大家討論的結果,劉柏宏老師總結:今天我們的共識大概有四個。第一個叫景美夜市,從人文的角度看到歷史,夜市是從以前的歷史建構出來的過程所展出來的夜市,大家希望人本環境更好,所以環境整齊,有特色的,在地的,夜市的特色產業可以出來,甚至封街(在六、日封街),讓它走起來很舒服。甚至更大圈這個環狀的公共巴士來做運輸,就解決停車問題。這些共識都可以具體提供出來,讓市政府來做。第二個就是水圳跟我們景美綠地的系統,像蟾蜍山、仙跡岩,好像也可以做很好的連結。所以交通的部分,有提到人本的交通怎麼做環狀的公車,也讓人行徒步區成立之外,和巷弄的空地也可以有更好的機會。從整個環境的改善來看,夜市之外,讓綠地系統直接打開。從綠的角度,可以讓它串聯兩個大綠系統,北邊蟾蜍山,南邊仙跡岩,這樣好像四個系統,從產業、交通、歷史角度及重要環境角度來看,今天是有這麼大四個共識可以建議,讓以後參與式這個規劃和參與式預算,可以執行的方向。假如我們這些學員都願意去認養這些行動計畫,這樣的過程是非常期待的。
針對這次公共論壇結論的方案,將做為未來的規劃設計及參與式預算提案的基礎。但是要實現夢想,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公共議題需要有更多的民眾來關心與參與,期望未來有更多的鄉親,加入活化景美生活圈的行動。
公民記者 明華∕邱明 聯合採訪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