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小小農手工選種傳承【箭米】
慈心BD教育農園
宜蘭社大自然農法社
2017年7月15日
端岩香米宜蘭泰雅耆老傳說小時候吃過,泰雅語叫巴奈巴杜斯,漢譯:巴奈(米)巴杜斯(箭)『箭米』。瑞岩香米成熟時呈紫色,尾帶長毛,型似箭,米粒是琥珀色。2014年3月29日宜蘭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社恭迎南投縣仁愛鄉楊茂銀醫師瑞岩香米進住員山惠好社區,陳昭中老師以南湖大山微生物菌自然農法復育秧苗,期許在蘭陽平原飄香傳頌瑞岩銀珠香米故事。
巴奈巴杜斯箭米復育,帶著土地友善感情
宜蘭社大自然農法社體現黃武雄「學校在窗外」教學的真正意義,走入社區校園結合宜蘭慈心BD教育農園, 為三年級小小農做中學耕讀課程規劃, 進行台灣原生種稻米 – 瑞岩香米『箭米』巴奈巴杜斯復育, 從育苗, 插秧, 田間管理以及收割等協同一系列的實做耕讀觀察記錄。
慈心BD教育農園規劃 1分稻田 ,2017年2月21日由三年B,C,D三個班級家長協助牽輪劃九宮格,行列間距35CM規劃分成80小格, 分給三年B,C,D三個班級, 2017年2月22日每名小小農負責一小格,以單株手?6行,後手?以5、10、20株對照耕讀觀察,秧行並歷溝施放民豐有機米糠,誘金寶螺在溝內食用,也為小秧苗預備氮肥。十五天不放水,防金寶螺食箭米苗。
2017年7月15日宜蘭慈心BD教育農園規劃
6:20至田區集合,唱農村曲謝天、晨詩。
6:30邱老師示範手工選自家留種。三班每個孩子先選出田區每株最高的稻穗一根,交給導師。
7:00進行傳承儀式。將選好的穀種傳承給學弟妹班級導師。
接著,B,C,班級孩子和家長親子協力手工採稻穗,D班用鐮刀割稻除稗草、打穀、施肥交錯進行。
10:00將稻穀送回幸運草中庭,並回舊中庭吃點心休息。
各班班費準備仙草、愛玉等涼品、大西瓜,親子共享。
11:00示範曬穀、練習體驗曬穀
11:30放學
泰雅族人發祥地,香傳四里瑞岩銀珠香米的傳承故事
獲醫療奉獻獎的原鄉醫師楊茂銀,費時兩年,成功復育瑞岩香米,楊茂銀記憶中「香傳四里」的香米,背後有一段珍貴的師生情誼。 南投縣仁愛鄉相傳是泰雅族人發祥地,香傳四里瑞岩香米早期種在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沼澤邊,一年一栽,一九七二年因稻熱病,泰雅族人見收成無望,未再栽植,因此絕種。某年暑假,茂銀讀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二年級,指導教授鍾文政上山做寄生蟲調查,順便探訪瑞岩茂銀,老爸拿出僅存的瑞岩香米待客,茂銀送一把香米給老師為禮。」鍾老師知道香米珍稀,帶回台北後,包好放進研究室冰箱冷藏。四十年後文政老師退休後來鄉一遊,師生見面聊起,楊問老師:「吃過原鄉一種香味獨特的香米嗎?」。「有呀,當年我到你家,你的家人請我吃香米,你還送一把香米穀子給我,我一直保存著。」早年香米,族人常說「一家煮香米,香聞全村」。二○一○年一月十日,楊醫師收到老師寄回的香米稻穀,即連絡熟識的中國醫藥大學植物藥用研究所吳金濱博士,研商栽培方法,吳金濱用科學方法在溫室育種,長出一苗後枯萎了;楊茂銀用土法煉鋼栽培長出三芽,但只有一芽成功移植到栽培區。 師母高阿珠,專程跑回瑞岩當年種香米的地方,辛苦搬運泥土回到秘密栽培基地做基土,天天觀察、記錄。那株香米慢慢長出側芽,長出十三株稻穗,那年共收八千粒香米。楊醫師闢五坪栽植數十盆,七月底到八月先後收成八公斤,捨不得煮來吃,九月再擴大規模栽種零點四公頃面積。香米復育成功為感謝師母協助,以夫妻倆人名字命名「銀珠香米」。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