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懂,不要掛名!沒時間閱讀,更不要掛名!

2017/10/14 16:48
4,61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2017年8月12日發表「不懂,不要掛名!沒時間閱讀,更不要掛名!」於風傳媒

在「物理學家索卡的惡作劇與臺灣學者的惡作劇」(http://www.storm.mg/article/307577)文章中,我認為論文Chiang and Yang (2012)可能是臺灣人向《應用經濟學》惡作劇的產物;它的封面如圖1上半部所示,這篇文章已經被引用達到9次。我將最近的一篇引用者的內文呈現在圖1的下半部。

照片

圖1: Chiang and Yang (2012) 首頁(上半部)與引用文章(下半部)

引用者是Cancino, Merigó and Coronado (2017)刊登在《創新與知識期刊》(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特別之處是,引用者稱臺灣人的著作為“Chun-Hao & Jian-Ming”(駿豪與劍民),違反國際學術慣例的稱姓(last name),而用「江與楊」表示。這不是引用者的失誤,因為這篇刊登在《應用經濟學》的文章,在資料庫系統(包含免費的google scholar)就是以Chun-Hao & Jian-Ming (2012)表示。

以上的失誤是源自於作者本身的錯誤,未依照英文慣例表示的「名姓」“Chun-Hao Chiang & Jian-Ming Yang”,卻沿襲中文表示的「姓名」慣例;這個錯誤也出現在Chiang and Yang (2012)論文的各頁面的頁首。以上事實意味作者進行出版前校閱(proof-reading)時疏忽,更意味著資深教授Yang很可能沒有閱讀這篇文章,至少是沒有親自進行出版前校閱的工作。

Chiang是一個博士生,還在學習階段,但Yang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資管學系(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資深教授,一定知道英文論文的寫作慣例。可惜的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是金融風暴,不是Yang的專長,這是我主張Yang沒有親自閱讀這篇文章的理由之一。

照片

圖2: Chiang and Yang (2012) Table 8遺漏最重要的財金學術期刊

我如此主張的第二個理由,呈現在圖2。亦即Chiang and Yang (2012)的Table 8(圖2的右側,條列刊登「金融風暴」議題的重要期刊)竟然沒有出現財金領域的最重要的兩份期刊:財務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與財務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任何一位財金專長的學者看到這種結果時,一定會好奇與質疑!我就利用Chiang and Yang (2012)敘述的擷取資料庫過程,再下載一次,而獲得圖2左側的結果。的確,排名第一個期刊應該是Journal of Finance,但卻被作者遺漏;更重要的是,Chiang and Yang (2012)的Table 8僅列出圖2左側打勾的期刊,還有遺漏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等期刊。這是作者失誤?還是作者刻意的選擇呈現(隱匿)部分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後者的行為,就有涉及學術舞弊的爭議。

司法與學術間,可以如何比較與比喻?平常百姓面對刑法調查或起訴時,可以選擇不揭露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但國家權力機器(調查員與檢察官)一定要同時揭露對當事人有利與不利的證據。司法面對的是公平與正義,學術不僅涉及公平與正義的詮釋,還要對跨時代、跨國家的歷史、文化、文明負責。以上是國家耗費如此多經費支持學術活動的原因,因為這是國家力量與文化素質的呈現指標。

至此,我這篇文章的標題訴求已經闡述得很清楚:不懂,不要掛名!沒時間閱讀,更不要掛名!

最後,我們再回到臺灣大學前校長楊泮池等人主張的:不是論文的聯絡作者,不應該對論文負起等同的責任。

我的專長是財金,我使用公司治理的觀念來說明。當一家公司的董事會決策被發現舞弊、違法後,某位(獨立)董事就用我只有去簽名,領取出席費與年度董監事酬勞,沒有參與實際決策。請問,這位董事可以因此而卸責嗎?

論文的掛名,就等同於董事會的簽名,是在背書,更是在藉此獲取權益,包含獲取:出席費、年度酬勞、學術聲譽、學術績效指標等。權利、義務、責任是分不開的!

2017年8月6日發表「物理學家索卡的惡作劇與台灣學者的惡作劇」於風傳媒http://www.storm.mg/article/307577

使用英文表達的惡作劇,才有機會唬倒全球人類,所以,我從英文開始講起。

對一個人惡作劇,是所謂 “play a prank on”,知名案例是「黃永田played a prank on邱毅」,而戳破邱毅引以為豪且維持數十年的造型。

高檔的惡作劇叫做“hoax”,是不使用粗暴的行為,而是智慧型的欺騙;當對方落入圈套時,就公然揭發,以凸顯出對方的尷尬或疏忽,這叫做 “hoax”,美國的惡作劇博物館(The Museum of Hoaxes)專門收錄這種事蹟。

最高檔的hoax是騙過驕傲的大學教授

最高檔的“hoax”是可以將一群驕傲的教授唬得一愣一愣的,然後公然揭發,讓全世界的人看到這群驕傲的教授被騙倒之後的窘樣!最經典的案例是“Sokal’s Hoax”,中文維基百科將它翻譯為「索卡騙局」或「索卡事件」。

維基百科描述「索卡騙局」的資訊來源是:李國偉(1999)寫的文章〈都是索卡惹起的:科學與文化研究界的一次交鋒〉,收錄在《一條畫不清的界線》書中。

事實上,這個故事衍生很多啟示,去閱讀英文版的維基百科,或是去google一下,會發現國際社會的學術界、新聞界、各種部落格仍然在討論相關議題。索卡被媒體封為「唬爛名流」(Celebrated Hoaxer),美國的惡作劇博物館(The Museum of Hoaxes)也收錄這個經典事蹟。在下文,我先呈現修編自中文版維基百科的敘述(https://zh.wikipedia.org/wiki/索卡事件)。

物理學家索卡對人文學者的唬爛(mumbo jumbo)

艾倫索卡(Alan Sokal)在1955年生於紐約,在21歲從哈佛大學畢業,在26歲獲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博士。後來在紐約大學物理系任教。

在1994年底,索卡向《社會文本》(Social Text)期刊投稿一篇論文,這篇文章的絢爛標題是《跨越界線:通往量子重力的轉換詮釋學》(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在1996年的春季正式出版。在文章被刊登的同時,索卡在另一個雜誌Lingua Franca聲明那篇論文是惡作劇,讓出版《社會文本》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尷尬不堪!

索卡說,這篇文章是「左翼暗號的雜燴、阿諛奉承式的參考文獻、無關痛癢的引用、完完全全的胡扯」,是使用學術界「在我能找到的範圍中,有關數學和物理最愚昧的語錄」。

而《社會文本》的編輯群則說他們相信這篇文章是「是專業科學家熱切尋求後現代哲學認同他的範疇的建設。」索卡認為重點在於:期刊出版論文非基於該文的正確或合理與否,卻基於作者的頭銜。

一言以蔽之,索卡狂笑說,我在唬爛(mumbo jumbo),卻被你們膜拜。我把你們這些人文學者騙倒!

索卡已經是一個知名物理學者,卻也成為一個全球知名的評論家、哲學家、文化學者。這個事件還沒了,尤其是在社會學、傳播學、語言學,甚至數學與物理方面的學術期刊,仍然在討論這個議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等許多知名媒體也常在講這個事件。

索卡的聲名大噪!他服務的紐約大學物理系,他曾經就讀的哈佛大學與普林斯敦大學,當然被錦上添花了!接下來,讓我告訴大家一個臺灣學者的學術惡作劇。

臺灣學者的惡作劇

條列在SSCI的國際期刊《應用經濟學》在2012年刊登兩位台灣學者的一篇論文,標題〈金融風暴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論文資訊如下:Chiang and Yang (2012)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financial risk literature: a historic approach”, Applied Economics, 44(2), 2827-2839,下載資網址是:http://dx.doi.org/10.1080/00036846.2011.566208

這篇文章的第10個表格(Table 10,如圖2所示)列出16位的金融風暴文獻(financial risk literature)量產學者。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表格時,我異常惶恐、汗顏!為何自詡是財金研究專家的我,對這16位的當代金融風暴專家都不認識?

照片

圖2: 查詢WOS之結果(左圖)與Chiang and Yang (2012)的Table 10與Table 11(右圖)

活到老、學到老,我不能與時代脫節,就依照Chiang and Yang (2012)文章描述的下載資料庫過程,去挖出Table 10第一位作者的鉅著。第一位作者Munoz的確發表十篇符合搜尋條件的論文,我將其中一篇的標題與作者資訊放置在圖3。圖3論文的作者共有六位,其中的五位(Munoz, E, Chalfin, D., Goldstein, J, Margolis, I.B., Wise, L.)就是列在Table 10的金融風暴文獻作者(financial risk literature authors)。

照片

圖3: Chiang and Yang (2012) 所謂的金融風暴論文的其中一篇

這十篇醫學期刊論文的標題都包含金融風暴或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這個詞,在這十篇醫學論文都列名的Munoz與Wise,就成為Table 10最高量產的二位「金融風暴」專家,其次是列名在八篇的Goldstein,在其次是列名七篇的Sterman…。

不僅如此,Table 10的Vlaev, I、Chater, N.與Stewart, N.的三位「金融風暴」都是心理學家,他們的著作也是刊登在心理學期刊。這篇文章不僅刊出來,被全球學者閱讀,更已經被引用九次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何醫師與心理學家被當作是「金融風暴」專家?這當然是臺灣學者的智慧結晶,是模仿卡索騙局,成為台灣人的幽默騙局(Taiwanese Hoax),目的是揭發Applied Economics期刊的審查疏忽!但是,幽默的騙局應該在期刊上當時,馬上揭發;過了五年,仍不揭發,就可能被當作是學術舞弊!如果這篇幽默的騙局,還被作者用來申請計畫經費、申請國家獎補助、當作升等考核績效的佐證,就有涉嫌詐欺的爭議!

以上是我對台灣學者Chiang and Yang的建議。順便一提,前面所說由Munoz與Wise寫出的十篇醫學論文,都有另外的四位合著作者,且都是醫生(Medical Doctor)或同醫院的院長(Hospital Director),沒有出現不相干的人物(如正在念工業教育博士學位的教育部官員)掛名。

未來可以討論的議題是,索卡的騙局vs杜克大學編輯群的疏忽(對索卡學術成就與聲譽的信任),誰對誰錯?這個事件對科學與知識發展有哪些啟示?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