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傳說石佛vs浴佛

2009/06/12 17:46
2,946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石佛的由來,佛經上說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

 

於大直北安路745巷(劍南路)中,文間山步道中途的正願寺,廟前展望大直地區及松山機場極佳,附近生態極為豐富賞蝶、賞鳥、認識花草植物,經常有人帶隊來解說;石佛就在廟後方入口路旁,十尊石佛一字排開,非常壯觀:弘法大師、三十四番種間寺、廿八番大日寺、文殊菩薩、三十七番岩本寺、三十八番金剛福、二十二番平等寺、三十六番青龍寺、十九番立江寺、弘法大師;農曆每個月的二十日石佛的由來,佛經上說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象徵,當眾生有苦難時,他還會就眾生的因緣,化作種種不同的身分來度化之。共有三十三相,又名三十三身,以不同形象現身人間,或男身,或女身,因緣際會,以救世人。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再東傳至日本,相傳日本高僧花山法皇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創立者,起始於日本關西一帶,後漸流傳各地,其道場設置三十三座觀音;日治時期在台灣建立的佛寺落成時,各地佛寺會以一尊石佛相贈,立於山門前道路兩旁供信眾沿途膜拜。此後,各地的觀音道場,都會設立三十三座石佛,並增設一尊華山法皇像,以表達對這位創立者的尊崇與追思。
浴佛功德:【浴佛功德經】中有記載,浴佛的功德:現世富樂、無病延年;隨願所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穩;長辭八難、永離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並以清淨浴佛的功德回向給累劫的父母、怨親眷屬離苦得樂,平安吉祥。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