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原鄉--綠光計畫的緣起與人物專訪

地區:
分類:
標籤:
文字-A A +A

綠光計畫的緣起

2004年8月,艾莉颱風狂掃台灣境內,造成全台各地災情嚴重,財團法人金廣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梁吳桂蘭女士,關懷新竹後山泰雅部落災後復健工作,特地捐贈100萬元,由荒野保護協會針對新竹縣風災過後新生計畫進行研究。荒野將此計畫簡稱為「綠光計畫」,綠色代表大自然和健康、和平,也是荒野的代表顏色,期望原鄉的災後復健能夠在兼顧自然生態和居民生存的條件下進行。

這個計畫由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承辦,預計進行5年期(2005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在運用現有資源的前題下,進行自然生態推廣教育、觀察及輔導,以協助新竹縣後山的原住民朋友在生態觀念下重建家園,並期許原住民能發展家鄉生態特色,推廣正確的生態旅遊,協助原住民朋友在重建家園中,找到生態與生存並行之路。

走入部落之前

綠光計畫執行小組成員包括:計畫主持人──李潛龍(新竹分會8期解說員,炫蜂一團導引員)、計畫書撰寫──鄭漪芳(新竹分會8期解說員)、人物專訪──琥珀(新竹分會8期解說員)等其他伙伴,初接任務時,即拜訪荒野新竹分會元老廖賢德──泰雅文化資深工作者,他以豐富的圖文資料和閱歷,為我們詳細解說五峰、尖石等部落的風土民情。藉由此次的訪談,他也提供我們以下寶貴的意見。

1.泰雅文化觀察:

泰雅族為平權社會結構,部落聚會商議要事時,任何人都有權發表意見,有能力者自然成為社群中的意見領袖,但也常難有定論。

2.與原住民相處之道:

*以平權、尊重為出發點,以共同生活為基礎,建立同理心,有助於彼此的溝通。

*以長期經營的觀念、細水長流的心態,深耕部落文化。

*若需拍照記錄,事前徵求部落人員同意,不可貿然行事。

*上山訪問要知所進退,不要因訪談而妨礙原住民原有生活步調和工作,並應自備餐點、交通、衣著輕便。

*多上山訪視,瞭解部落的環境特色、風土民情;多觀摩其他部落的合作模式,但需注意每一個部落的合作模式和特性不盡相同。

3與部落的合作方向:

包含協助部落製作導覽手冊、協助部落培訓自然生態解說員,或參與部落簡易農事體驗。

原味十足,一本初衷──側寫「泰雅之子」廖賢德

二十多年來,持續不斷從事泰雅文史工作的新竹客家子弟廖賢德,是竹東元老級的荒野人。在竹東土生土長的他,友人都叫他「阿廖」。

「阿廖」因長期關心並融入後山原住民生活,且深耕泰雅文史,因而廣受原住民朋友認同。他於2004年4月30日在石鹿部落正式受封為「泰雅之子」,泰雅族的友人特別舉行傳統配番刀、戴煙斗的儀式,授與他一個象徵勇敢與冒險健跑者的泰雅名字──比林‧巴亞斯。

當我們走進阿廖的工作室時,就像走進一個近代泰雅文物館,舉凡與部落相關的地理、人文、工程、風景等圖文資料,都被他仔細分類並保存著。他指著牆上滿目琳瑯的老照片和泰雅長者人像素描,一一為我們詳細解說其背後動人的故事。然而,阿廖特別珍惜那幅精心裝框的「泰雅授名」剪報,因為那是他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深耕部落文化而得來的認同。

向來喜歡獨行冒險的阿廖,在年輕時便曾獨自騎單車環島旅行,也完成了攀登百岳的壯舉。他得意的笑著說:「我在30歲以前的日子沒有空白過!」當我們問及是什麼機緣使他開始從事部落文史工作時,他回憶起26年前一次獨自登奇萊山的往事:「我因山霧驟起而迷失方向,途中巧遇三位布農族青年,在深山曠野的夜晚中,初次體會到八部合音優美迷人的歌聲,那歌聲純淨、撼人的力量,至今仍時常縈繞在我心頭。」阿廖談及此事,眼中仍留有當年的感動。

喜歡山林生活的阿廖,因長年在山中工作,而有機會和原住民朋友共同生活。有感於原住民文化正急速地消失於現代社會中,於是產生收集原住民文物的念頭。在漫長的文物採集經驗中,他也逐漸因研究文物而深入了解其文化意涵,最後便無法自拔地一頭栽進泰雅族文史工作中。阿廖表示:「早期泰雅族因沒有文字記載,所有的部落歷史皆需藉由長老口述,才能得以代代相傳。」因此,他便想到自己可以用文字和相機來記錄部落中的活動。於是,他便投身研究天湖部落泰雅族原住民文化,阿廖把部落裡每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都用詳盡的文字、影像和聲音記錄下來,為得只是希望將來能留給泰雅族後代青年一個尋根的機會。

有感於人生無常,阿廖希望在60歲之前,在老家竹東成立一間「泰雅青年會館」,除了傳承泰雅文化兼具課輔中心的功能,更提供在城市打拼的泰雅原住民一個聚集休憩的場所。雖然,這不是一個容易實踐的夢想,但自稱以「饅頭配清泉」的阿廖,他仍堅守山林之路,不輕易放棄自己最初的堅持。

受訪者小檔案:
廖賢德
資深泰雅文史工作者
新竹德蘭中心課輔老師
交通大學山服社指導老師
生命線義工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64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6.20

荒野保護協會

加入時間: 2007.06.20
320則報導
4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20

在台灣看見熱帶雨林-婆羅洲野生動植物巡迴展

2023-12-05
瀏覽:
3,688
推:
0
回應:
0

賞燕熱潮,即將襲捲今年夏天!

2023-06-28
瀏覽:
4,879
推:
0
回應:
0

荒野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開跑了

2023-06-15
瀏覽:
3,555
推:
2
回應:
0

蟹天蟹地.護蟹有你──淡水河口守護陸蟹行動

2022-11-04
瀏覽:
2,175
推:
0
回應:
0

畫出一篇綠色大地――綠色生活地圖

2022-08-24
瀏覽:
3,938
推:
0
回應:
0

五股賞燕季|我與燕的距離

2022-07-20
瀏覽:
2,435
推:
0
回應:
0

護蟹行動─找尋謝蟹的方法

2022-01-06
瀏覽:
2,419
推:
12
回應:
0

2012地球一小時

2012-03-21
瀏覽:
5,991
推:
5
回應:
6

走入原鄉--綠光計畫的緣起與人物專訪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