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如何活得像人? 周傳久赴北歐報導長照

2017/10/07 20:00
6,351次瀏覽 ・ 1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葉以安、李佩筠報導】二十年前,公視記者周傳久藉由從新聞局拿到的獎學金,目的是去歐洲觀摩小朋友電視新聞。他觀察到北歐社會是如何以老人的立場為出發點,著重「溝通」,發展出對年長者的尊重。許多失能老人希望能夠在家終老,到家裡照顧對他們來說比讓他們住進照顧機構更好。居家服務系統能使獨居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不被遷移到安養機構。另有長照評估專員會來觀察屋內狀況,將所看到的有可能會造成老人危險的細節進行改善。

他以人為本,透過新聞這個管道讓台灣人看到北歐在長照議題上怎麼實踐出「把人活得更像人」的主旨。

照片

試穿移人的輔具 圖/周傳久提供

以人為本,關注身為人的尊嚴

周傳久大學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後到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念碩士,博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周傳久現為公共電視記者,曾任中視執行製作、台視記者、台視資料行銷組長,並曾在義守大學、文藻外語學院、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講師、高雄醫學大學、長榮大學擔任老人學程講師。

說起踏入長照報導的契機,周傳久說「身為一個基督徒,教會的教導讓我們有責任去回應社會的需要,尤其是被別人忽略人、較少人去關心的人」。在教會,周傳久因為認識一些來自北歐,曾經在台灣工作的護理師、醫師、神職人員等等,彼此互相邀請去看看台灣、北歐的醫療機構。「怎麼樣把人活得更像人」是北歐的醫療主旨,也是周傳久報導的核心精神。

他看到了在長照方面,北歐與台灣的大大不同之處。台灣近年的人口比例有老化的趨勢,對應政策卻仍不健全。在芬蘭的照護機構,一些失智或失能的老人還可以繼續輪班做家事,而照護者則扮演監督的角色,他們依據這些老人家的興趣或專長來分配工作,使他們對機構有歸屬感。他們來到機構,不僅僅是被動的被照顧者,更是可以一起為這個「家」付出的。

關照需要

從周傳久的報導中,可以看到國外有用很多跟台灣不一樣的方式來照顧老人、小孩、弱智者、自閉症患者等弱勢族群。在老人照顧這一方面,周傳久點出和台灣不同之處,丹麥用的方法是讓評估員挨家挨戶到老人家裡探訪,評估老人的需要是什麼,台灣則是用訪視問卷來判斷。因為丹麥有家庭醫生制度,所以評估員早已有老人的背景資料,訪視的問卷只有兩頁,相較之下台灣的問卷有十四頁之多。

周傳久實際走入北歐社區,並將所見所聞帶給台灣的觀眾。他所關注的議題都是以「人」為主,照顧老人家或弱智者應當是把他們當作人來照顧,關照他們真正的需要,讓他們得到身為人的尊嚴。丹麥的制度允許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有更多的時間與對談,不只是機械式的處理身體照顧,居服員除了照顧老人的起居飲食之外,亦會多跟老人聊天,減少他們的寂寞感。以長照這個議題來說,他認為做長照的電視節目可以改善台灣在長照這方面的認知,「有些痛苦是可以透過學習來改善,但缺乏管道與機會」。

照片

測試位移機,協助被照顧者轉位移動,可從床上至輪椅、浴廁。圖/周傳久提供

「每一個案例都印象深刻」

周傳久所製作的長照相關報導的國家與地區包括:挪威、丹麥、芬蘭、關島、以色列、荷蘭。在報導歐洲長照的新聞入圍好幾次卓越新聞獎,他所製作的「丹麥長期照顧」系列報導,獲得二〇一二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他對丹麥的長期照顧進行全方位的系列報導,從最一開始的失能預防和怎麼培訓外籍看護,到居家服務實作、當地政府的長照政策、居家服務管區系統、居家服務資源配置、照管專員訪視,都做了深入的報導。

丹麥因為健全的老人服務政策而被視為社會福利的典範,周傳久親子深入老人社區,與照護員和被照顧的失能老人接觸,並且訪問到來自台灣的哥本哈根市第一位亞洲裔的市議員王立智,讓觀眾能夠更明白地了解到丹麥在這方面的相關政策。除了丹麥,《活躍老挪威》系列報導帶大家看到在挪威可以讓老人自己可以參與老人服務;《貼心芬蘭》系列則讓我們看到,七十多歲的老人依舊可以活躍的運動,「只有臨終前的兩個星期,才躺到床上過日子」是他們的目標

周傳久也關注北歐以外國家的長照制度。《照顧以色列》裡以色列那些因為飽受戰亂而沒有家人的老人被以色列政府給予周到的照顧,安排住進老人住宅,使他們「老有所歸」;還有荷蘭的公共電視做出鼓勵老人防止失智的節目,讓老人不單單只是「看電視」而是可以一邊看一邊跟著電視節目的內容思考,做做「頭腦體操」;《銀色杜夢灣》關島的杜夢灣隨是世界知名的度假勝地,但在沙灘和飯店的附近卻蓋有低收入老人住宅,關島住宅政策讓沒辦法支付一般房租的老人在退休後不會無家可歸。

周傳久在北歐各國報導長照,透過這些系列報導,觀眾可以知道,長照的方式很多元甚至是很有創意的,也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

在這麼多個國家採訪過這麼多的案例,是否有最印象深刻的案例呢?「其實每一個都很印象深刻,沒有一個是特別深刻的。」對周傳久來說,每一次的案例和故事都是獨特的,都是他花了很多心思準備,每一個都很珍貴,所以並沒有所謂「最印象深刻的」。

「事前準備」最重要

提到關於採訪的部分有什麼技巧,周傳久表示,採訪前的準備工作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做好準備,就不怕面對困難,所以「事前準備」是他不斷在強調的。他說,受訪模式會根據受訪對象的不同而改變,「不是所有對象都閒閒等你,有機會時就要把握機會準備」。先前聯繫受訪者的時候就要排除受訪者比較抗拒接受訪問的這類問題。「就像是你和同學約出去吃飯一樣」,流程包含確認地點、菜色、餐廳,如果在戶外會不會下雨?沒有做功課的後果可能是一場不愉快的聚餐,採訪也是一樣,「事前聯繫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排除外部問題」。

做足準功課,採訪問題迎刃而解

過去一年周傳久去了比利時、丹麥、荷蘭等國家。採訪都是獨自一人完成,包括採訪前準備資料、聯繫當地採訪對象、採訪完後的剪輯後製。在正式採訪之前,他的準備工夫會花上一年,從搜集資料、參考書籍到與人討論。在進行採訪前,也會和親友、神職人員討論,或是致電到即將要採訪的單位了解狀況。

關於採訪的結果與預期結果有時候會有落差的情況,周傳久表示因為採訪前有完善的準備,所以他的實際採訪與預期一般上不會有太大的落差「如真的有落差,就是比想像的來得更豐富。」

在採訪丹麥居家服務的時候,受訪的居服員告訴周傳久說被照顧者非常高興他的採訪,原先的擔心都因為周傳久的友善和禮貌而一掃而空。這種和善的採訪態度讓老人也不會抗拒被採訪或拍攝。

而拜訪的都是與台灣使用不同語言的北歐國家,當談到是否有因為語言不通而面對採訪的困難的時候,周傳久說當地的人都很友善,對於問題幾乎都是有問有答,真的聽不懂的時候就用網路翻譯機溝通,而自己也有學一點當地的語言,在丹麥長照系列報導中,周傳久與受訪者們溝通的主要語言為英語,所以語言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前提是要問。

將心比心

周傳久重強調「以人為本」,他的受訪者有老人家、兒童、智障者,跟這些特殊族群溝通,技巧在於「將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就會注意到需要特別問或不要問的問題。在訪問這些特殊群體的過程可能會牽扯到隱私或病患不想要病情被公開的情況,周傳久表示,在訪問之前就要先想好內容和問的態度,這樣就能避免問題問不出來的情況。

雖然說將心比心,但同時也要將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勇敢提出來。比方說在採訪丹麥居服員關於老人用藥的安排的時候,居服員介紹說用袋子比起用盒子更方便記錄和讓老人使用,周傳久對兩者的差別有疑惑,於是就直接請教受訪者這兩者的差異,受訪者也仔細解釋,雖然袋子與盒子同樣可以標注日期,但盒子其實有可能在老人打開的時候翻倒,相對而言,袋子則比較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持續採訪  關懷社會

周傳久關注的議題圍繞在「人」,目前的他仍持續在歐洲及亞洲地區採訪,採訪的目標不只是老人照護,也關心教育、環保等議題。

目前的他,除了是記者之外,也有在大學兼課,但他表示,之後會把事業重點放在新聞上。

周傳久秉持著基督信仰的教導,以新聞作為管道,關心社會,關懷人,看見人的需要,過去跟現在都繼續用自己的專業來幫助這個社會,未來也會繼續報導這方面的議題。

 

延伸閱讀

熱情打造台中《溫度》 平民書寫成特色

小人物 堅持自己最平凡的大事

芽菜萃取保養品 讓綠色生活萌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