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酵素界的聖經─酵素全書(Enzyme Nutrition)

2009/06/30 16:55
5,400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原文發表於 醫食同源

酵素全書』是艾德華‧賀威爾(Edward Howell)寫的關於酵素影響身體的書,作者是研究酵素的先驅醫師,本身也創立美國歷史優久的酵素補充產品公司(National Enzyme Company)。

作者認為酵素可分為以下三大類:使人體運作的「代謝酵素」、分解食物的「消化酵素」,以及來自生食的「食物酵素」。早期醫學認為人體可自行製造酵素,所以酵素的捕充並非一定需要。但作者卻認為如果可以多利用食物酵素,可以讓消化酵素的製造減少,這樣身體的負擔小,就會更健康。

酵素(又稱?,是人體進行生化反應的催化劑),本身為蛋白質 ,加熱超過攝氏 60-70 度左右就會因蛋白質變性而破壞,降溫後亦不能恢復活性。消化酵素可以幫助分解不同的營養,但其種類不同。

作者則以老鼠的胰臟大小(主要分泌酵素)做為例証,如果以熟食長期餵食(A),與生食餵食的老鼠B對照,A 類老鼠的胰臟大小平均比 B 類大 2 倍以上,作者認為是因為熟食中不含活性酵素,而生食中含有活性酵素,身體為了製造更多的消化酵素,才讓胰臟變大。

作者舉其他的動物說明消化的過程中,某些胃的消化並不會有身體製造的酵素,依賴的就是生食食物中原本有的食物酵素。因此適當的生食食物,可以降低身體製造酵素的負擔,如果都吃熟食為主的食物,那就應該要補充酵素。

作者也很推崇東方人利用菌類來調理的方式,麴菌屬的真菌可提供製造美味且容易消化的大豆製品時所需的酵素。對於東分人會利用米麴菌來分解蛋白質、醣類和脂肪(如酸菜、醬菜、醬油、味增、納豆、天貝),甚至如酵母和蘑菇等真菌類都會入菜。(西方其實也有如乳酪、優酪乳)。

作者也提到目前使用的牛奶高溫殺菌法,會讓牛奶的營養消失,這和某些營養學的書籍所談的相同,作者建議如果要喝牛奶,要喝未經高溫殺菌的生牛奶,我想也是蠻有道理的,每個小孩長大過程中喝的母奶都未經高溫煮沸,才能得到母乳中的營養和抗體。

最後作者才以酵素療法、禁食及生食的角度,討論癌症、關節炎和心臟病。愛斯基摩人(有人每天食用大量脂肪)沒有動脈阻塞或膽固醇的問題,作者認為是生食肉類時,完整的攝取了脂肪酵素,所以才會如此(我在另一本書速食的恐怖真相中讀到,如果愛斯基摩人吃的是西式速食,小孩會因鈣質不足而掉牙齒,我想成人如果吃西式速食應該也會受到膽固醇的威脅)

看完此書,以身在亞熱帶的台灣,我想很多人都沒辦法不把食物加熱,直接生吃,滋生的各式菌類可能我們未蒙其利,即受其害,但是我們有大量可直接生食的水果和蔬菜,我想這是溫帶或寒帶的地區所沒有的。因此每天多攝取洗淨的蔬菜水果,我想我們就能有效的補充到足夠的酵素。

最近台灣營養學會會健議衛生署重新訂定飲食指南,把蔬菜水果份量增加,降低肉類、奶類和油脂類份量的原因。我想除了營養學的五大營養素比例問題,這本書也指出生食的酵素其實也是另一個建議多攝取水果的好原因。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博客來選購 『酵素全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