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喜樹風華 再現永續

2018/01/31 10:56
8,608次瀏覽 ・ 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長榮大傳系/記者張可倫、陳怡妤、許宥孺、許芳瑜、黃依雯、蕭雅心、李心妤台南採訪報導】

[空拍畫面提供:微笑灣裡 杜金恭先生]

  不如都市繁華熱鬧,卻能找到寧靜與古意,這裡,是喜樹社區。坐落在台南黃金海岸旁,隱身在蜿蜒巷弄內的喜樹老街,延續著濱海漁村歷史,發展出民俗人文的藝術聚落。

照片

  走進喜樹,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又一幅的彩繪藝術,不僅畫著社區早期的漁業,更畫出傳統居民生活的溫度。

  喜樹社區除了聚集藝術文創,更有著流傳百年的龜醮文化,每年農曆八月23、24日,由地方信仰的萬皇宮舉辦普渡祭典及燒王船,為社區祈求平安。

萬皇宮委員 王華順

  因為就是這隻烏龜,意思就是他修練千年,被殺了他很不甘願,所以有吃到它肉的人家裡都會發生火災,王爺就出來跟那個這隻烏龜講條件,每一年我們就是要做王船跟他拜拜,像這個木頭,跟豆子、米,什麼都給他放在王船上,到海邊焚化給這隻烏龜。

照片

  當地居民每年準備祭品與紙糊王船,船上滿載柴米油鹽與金紙,並且送到海邊火化,舉行「龜 醮」祭典,除了祭拜龜神,更送走農曆7月後還沒離開的好兄弟,成為喜樹獨特的宗教信仰文化。

  每年當地居民都會在社區內辦「喜事」,吸引遊客踏進古色古香的時光隧道。

遊客

  我覺得辦市集還不錯耶,不但可以走走逛逛,還可以看到很多在地的傳統文化,應該要好好保存下來不然很可惜。

當地居民

  外面的人就比較知道喜樹,不然之前說喜樹都沒知道。

  各式攤販小吃,讓人吃的津津有味,琳瑯滿目的古早味童玩,大小朋友更是看得目不轉睛。

餅舖

  來到喜樹,最著名的就是在地傳統技藝,走進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弄,義美香餅舖的招牌高掛在店內,陣陣餅香撲鼻而來,老師傅在廚房忙碌著,不費幾番功夫,就將麵團放進了渾圓飽滿的餡料。

照片

  金黃色澤的蛋黃酥出爐,這是黃義雄老師傅六十年來的手藝,從年輕就在喜樹社區開店,一開就是六十年。

碗粿

  蓋子一掀,一碗碗可口的碗粿映入眼簾,碗粿正中央微微的下凹,裡頭藏有百年傳承的真功夫,口感Q彈綿密。阿伯說:「這就是功夫,碗粿中間下凹,碗粿才會Q,如果碗粿上面平平,那吃起來就會爛爛。」

照片

  阿伯和他的太太在市場忙碌著,一旁的客人也吃得津津有味

  每天騎著單車賣碗粿,數十年如一日,阿伯賣的不僅是碗粿的好味道,更是喜樹人熟悉的人情味。

竹編

  屋簷下掛著整排的半成品,這些都是陳榮五阿伯的心血,阿伯開心的向大家展示竹藝。

照片

  固定好竹子,一個竹編童玩就完成了,這是陳榮五退休後拾起的傳統技藝,為現在人留下小時候的回憶。

竹編阿伯陳榮五

  這個東西,已經很少人做了,也沒什麼人要學,所以已經快要失傳了

  看過三位技師的手藝,這些可是喜樹社區特色招牌,但時間流逝社區可能面臨更多問題,社區發展很重要,但如何能永續經營更是一大難題,這位長期對鯤鯓、喜樹、灣裡地區文化有研究的張家鼎老師,探討喜樹還能發展的空間。

張家鼎訪問

  喜樹來講,當外面的人走進來,在地人漸漸地重視到老屋的價值在哪,那這個當然就是除了我們屋主和在地人自己的力量外,最重要就是要結合一些建築方面的專家,還有一些文化保存上的專家,所以在做這個工作,其實一個系統是非常龐大,他需要蠻多外來的資源,並不是說我們在地人要去做這些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照片

  不管是喜市集還是喜樹社區營造的背後,都有郭藤安教授用盡心思的推動與策劃。

郭藤安訪問

  如果以社區營造的角度來看,他的重點是在於說,參與的人數。我們外面的彩繪堤防,那個圖是阿嬤他們自己畫的,阿嬤他們畫的時候他們的孫子兒子都會出來找人,阿嬤他們怎麼都還沒回去,很多人都因為這樣子,兒子媳婦都來幫忙整理一下,不一定要畫,那也是參與了那場社造活動,都有點牽了一條線的感覺。

照片

  不管是在地傳統的龜醮文化,還是聚集藝術文創的喜事集,藉由社區居民的參與,延續喜樹社區永續的可能

相關連結

喜事集」喜樹藝術聚落,漫遊市集

喜樹樂齡文創平台

鯤喜灣樂活文化季

微笑灣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