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嘉義菸農 菸末的聲音

2018/03/26 04:14
7,563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嘉義菸農 菸末的聲音

【記者 林玟秀、翁健嘉/嘉義縣報導】

片長:9分59秒

106年,台灣菸酒公司收完最後一批菸草後,確定不繼續收購,原為菸業農忙期的十月,嘉義菸田卻顯得冷清。失去媒體討論熱度後,五十二位尚未簽署離菸切結書的菸農,面對未來,仍有許多苦想說。

台灣菸酒不再收菸 菸田成歷史

嘉義為台灣四大菸草種植區之一,中埔、竹崎為嘉義主要產地。十月,原為菸業農忙期,昔日的菸田,如今僅存於菸農的記憶中。

台灣省菸農協進會理事林健生說:「去年這個時候都還是菸田,今年公賣局就結束菸的契作。」

經濟與健康考量 政府推離菸政策

二十多年來,政府推動離菸政策,主要有兩方面考量。

經濟方面,台灣於民國75年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隔年開放他國菸酒進口。此後,政府表示台灣菸草成本高,無法與進口相比,確立離菸目標,財政部於82年鼓勵菸農廢耕。91年台灣加入WTO後,取消菸酒專賣制度,並另行實施《菸酒管理法》,菸葉不再受「特許保障」,並辦理廢菸補償措施。102年,農委會訂定《輔導菸農轉作措施及補助基準》,輔導菸農離菸轉作。

國民健康方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為防制菸害、維護國民健康,於86年公布《菸害防制法》,並於99至102年依據《菸品健康福利捐分配及運作辦法》,讓農委會運用每年菸捐1%的經費,辦理菸農轉作輔導。

直到105年,行政院同意台灣菸酒公司於105至106年採收期後,不再收購台灣菸草。

輔導菸農離菸規範    不符部分菸農期待

中埔鄉農會周尚儀表示,目前全嘉義尚未簽屬離菸切結書的菸農共52位,未離菸的面積共有24公頃。今年(106年)二月,行政院農委會發布「輔導菸農切結離菸作業規範」,內文提到菸農切結不再種菸及繳菸後,得申請「離菸輔導金」或是「轉作補助金」。

嘉義縣中埔鄉農會推廣股四健指導員周尚儀說:「譬如說像今年度跟去年度的方案,它有兩個。一個就是你直接放棄你的菸葉種植面積,領取補助款,一分地是6萬塊錢,一公頃是60萬;第二個方案就是說無論你的種植面積多廣,你可以去申請其他輔導轉作的措施。例如說他如果要申請興建溫網室也可以,或者要購買農機具也是可以,就是依照你的需求,提出申請,農會這邊就是協助農民做申請的動作。」

離菸輔導金 一公頃60萬元

若選擇一次性離菸輔導金,因多數菸農的種菸許可面積早已被政府逐年收回,部分菸農認為剩下的面積能取得的輔導金,並不足以轉型。

林健生說:「公賣局還沒有辦民營的時候,台灣的總面積差不多有一萬兩千多公頃,現在到最後,公賣局把許可面積收起來,每個菸農手上差不多只有一、兩分地,能領的也差不多十幾萬塊。」

轉作補助金 不符部分菸農需求

嘉義仍有部分菸農不願簽署離菸切結書,認為離菸政策的轉型輔導不周。以中埔鄉為例,已簽署離菸同意書的菸農中,只有三位菸農申請轉作補助金,其他多選擇一次性離菸輔導金;部分菸農認為轉作輔導不符期待。

菸農第三代張登貴說:「要蓋溫室補助50萬,其他的費用要自己出,蓋一個溫室,起碼像外面看到那種大棚,一棚最起碼一分地要七、八十萬,你補助50萬,我們只蓋一分地而已嗎?不可能。要不然就補助肥料、補助有機肥,分三年,多少錢,一年最起碼要進4萬塊的肥料,這樣而已,其他什麼有的沒有的補助,果苗、樹苗,那些而已啊,那些對農民生計根本沒有甚麼幫助。」

高齡菸農憂心 轉作後銷售問題

投入菸業三十餘年的賴芳德,八年前開始自行試種仙草,但因過去菸草由公賣局收購,沒有其他的通路管道經驗,在仙草的銷售上遇到困難。女兒賴亮綺透過網路,協助販售。

嘉義縣菸農聯合會理事長賴芳德說:「我今年種(仙草)兩甲多地,差不多有三、四萬台斤。」

嘉義縣菸農聯合會理事長夫人劉小姐說:「田裡的工作都是我們負責,銷售就是他們負責,這樣我們轉(型)的話比較快,像老人家都已經七十幾歲的(人),要叫他轉型,這真的很難。」

賴亮綺說:「就是因為去年仙草滯銷,我爸爸對於那批仙草,他自己種了沒人要買怎麼辦、很困擾,我們就說,那我們乾脆放在網路上賣看看好了,一剛開始是我的朋友幫我去做宣傳,他就幫忙找其他他的好朋友,看要不要買這樣子。」

耕作習慣被迫改變 菸農難釋懷

停種菸草後,菸農除了少了筆重要收入,習以為常的耕種作息和生活重心也被迫改變,部分菸農希望能續留他們的耕種生活與文化。

張登貴說:「像我也是自己要想辦法,雖然是家裡這筆錢沒有了,但生活過得辛苦點,還是要過,要自己想辦法生錢出來,不然小朋友這麼小還在讀書。我爸爸還想種,因為他們認為種菸草種了一輩子,這種工作他算很熟悉、習慣了,突然叫他不做這工作,他覺得他不自在;然後這個利潤還有,比一般農作物的利潤還要高,因為政府(有)保證收購價格。」

菸農第三代賴嘉霖說:「因為我做小孩的時候,我就是菸把我養大,它把菸斷掉,我很不甘願。」

賴亮綺說:「我們以前小時候,菸葉種很大片的時候,真的很忙很忙,忙到我們一直在心裡許願說,到底什麼時候可以不種菸,真的很忙,忙到連出去玩的時間都沒有,我一有記憶、我可以做事,我們家就是種菸草的。」

農會協辦宣導會 盼推轉作助離菸

中埔鄉農會周尚儀表示,受農委會委派離菸業務後,即有辦理相關輔導。

周尚儀說:「去年(105年)辦了一場,因為它比較宣導性;今年(106年)辦了兩場。接下來該怎麼樣輔導農民去做轉作,這個部分我們就是辦理宣導會,可能邀請農糧署來做政策的一個說明,關於離菸政策,農糧署有哪些配套措施,再來就是我們會邀請改良場的講師,針對各地不同的氣候,那他(菸農)可以去做那些作物的轉作。」

周尚儀說:「少數還是有幾位農民,他們是採取第二個方案(轉作補助金),有一位因為他住在我們附近,那邊都是以種植木瓜為主,他就是申請興建木瓜的強化網室;有些他打算要轉型為代耕業者,他買的就是耕耘機;另外一個,他本身有在種植油茶,他就想要申請購買榨油的設備。」

政策難落實 彼此資訊不流通

農民擔心的產銷困境、轉作可行性,其實和政府、農民間資訊無有效流通,緊密相關。中埔鄉農會周尚儀也提出政府端發放訊息時的限制。

周尚儀說:「其實你沒有辦法預知你會把訊息放給所有農民都知道,就是我想要全面的,你只能盡量增加播放的次數,比如說新聞廣告,或者是發新聞稿之類,你可以多宣導幾次,但是你沒有辦法保證所有農民都會聽到。」

賴亮綺說:「我還曾經遇到有一位,相關的、就是農政單位工作的人,他就會跟你說,其實政府有很多對農業很友善的措施了,有很多對農業很友善的協助了,他就說有些規範你們上網就可以知道。那我就跟他說,你要讓你的申請對象去了解這些事情,不是讓會上網的人去瞭解這些事情。」

自由市場競爭下 農民成弱勢

無法在市場競爭下生存的部分農業,成為自由市場下的犧牲者。菸業目前所遇困境,不僅是台灣農業的警訊,更與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

農民張明築說:「你如果像現在完全靠進口,萬一進口不給你,你雖然進口有比較便宜,變成我們要如果別人喊一斤要賣200元,你也要200元跟人家買,最起碼要自己自產自足。」

賴亮綺說:「投入自由經濟市場,好像說起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好像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從事農業,我覺得有很多的資源不是掌握在我們手上的。」

菸末的聲音 仍待溝通協議

周尚儀說:「以我自己本身參與這個離菸計畫的一年多來看,其實政府是確實很有誠意要解決這樣子的問題,只是跟農夫的預期值有沒有達到相對等,可能每個人衡量的結果會不一樣,那農會的角色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盡量地可以符合兩方面的需求。」

離菸政策宣導至今,雙方仍無共識。今年(106年)10月24日,農委會宣布「輔導菸農切結離菸作業規範」延長至12月31日。末代菸農的聲音是否能被聽見,政策的制定是否能照顧台灣農業,仍有待雙方達成協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