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宜蘭 把藝術帶「洄」鄉
【記者陳思媛、蔡湘翊/台北市報導】洄龜少年是由宜蘭青年組成的團隊,主張「以藝術作為行動、串聯地方社群和凝聚青年夥伴」,並舉辦各類藝文活動,不僅推廣宜蘭,也讓在地學子有更多接觸藝術的機會。二O一八年,洄龜少年把以「家鄉不是異鄉」為主軸的展覽——《漫遊創作計畫》帶至台北展出。「過去我認為我們是一群關心地方藝文活動的人,現在我們更是一群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創辦人劉銘傑希望透過他們對宜蘭的詮釋,引發大眾對家鄉的共鳴與省思。
家鄉之美應該被更多人看見
二O一八年三月,位在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由洄龜少年策畫的《漫遊創作計畫》,以二O一六年曾舉辦的「宜蘭十二鄉鎮攝影展」為基礎,團隊籌備了近一年的時間,深入宜蘭縣的十二個鄉、鎮、市進行田野踏察,由二十位創作者融入各地的歷史、人文風貌和社會議題,結合時裝和攝影,呈現不同視角的宜蘭。
展場中,每幅作品除了展出主照片和時裝,也會以燈箱、投影布幕和道具營造氛圍。 攝影/蔡湘翊
本次計畫的策展人,同時也是洄龜少年的創辦人——劉銘傑表示,因為有感於過去舉辦的攝影展是透過網路蒐集的資訊,去構思各鄉、鎮、市要如何創作與設計,「那時有察覺到,好像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這些不足之處,應該要透過實際的進入那些地方,才有可能去認識更多的人。」觀光客對宜蘭的認識來自網路,但是身為在地人的他認為宜蘭還有許多文化、產業和地方耆老的故事,無法在網路上找到,於是他帶著創作者和工作團隊實際到宜蘭各地蒐集素材和訪談,基於「好,還可以再更好」的想法,重新製作展覽內容,《漫遊創作計畫》因此誕生。
創辦人劉銘傑認為,透過這次的展覽,讓他重新發現家鄉還有無數迷人的風貌。攝影/陳思媛
從生活反思 打造「年輕人」的藝術
洄龜少年是由宜蘭在地青年於二O一五年成立。創辦初期,團隊名稱為「不娘少年」,主要成員有劉銘傑和三位宜蘭的高中生,舉辦完MDFK小小藝術節後,隔年正式以「洄龜少年」之名策畫「返鄉人潮」藝術季,並開始招募。團隊的核心理念為「不想家鄉變異鄉,所以我們回家,帶著藝術一起。」成立近三年,已舉辦過兩場大型藝術季、七十八場影展,以及數次講座和工作坊,也協助宜蘭當地的高中職舉辦兩次戲劇公演和多場社團成果發表。
來自宜蘭縣冬山鄉的劉銘傑,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離開家鄉到台北求學的過程,讓他發現,在宜蘭鮮少看到具有實驗性或符合年輕人喜好的藝文活動,「我們想說能不能靠著自己的力量,把一些東西帶回宜蘭。」劉銘傑認為很多事情並非一開始就計畫好,不管是籌備藝術季抑或是創辦團隊,都是在過程中慢慢探索,才逐漸成形。因為到台北念書的經歷,讓他開始反思自己能為宜蘭做些什麼,同時也注意到宜蘭學子缺乏接觸藝術的機會,「當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會發現宜蘭缺乏自己想看的舞台劇、展覽。因為對這樣的需求感同身受,所以才思考有沒有可能由我們自己去創造。」
「我覺得宜蘭不缺乏藝術資源,缺乏的是屬於年輕人的藝術」,洄龜少年的成員鄭云筑表示,不論是藝術家、作家或地方工作者,出身於宜蘭的知名人士不勝枚舉,另外也有傳統藝術中心,但是,有些藝文活動舉辦的地點距離宜蘭青年有些遙遠。而另一位成員蔡昀容則認為,洄龜少年的成員將他們外出後,把所學的或可以應用的資源帶回家鄉,嘗試以宜蘭的材料創作出更貼近年輕族群的藝術,給予學生更多的想像。
籌辦藝術節 開拓人生新視野
在《漫遊創作計畫》擔任策展執行的蔡昀容,現在就讀輔仁大學。加入洄龜少年的契機來自二O一五年時,她和其他高中戲劇社的朋友希望能舉辦一場戲劇公演,於是開始尋找能完成這個想法的夥伴,而同樣是戲劇社出身的劉銘傑成為最佳人選,「既然都要做了,那就做大一點吧!」劉銘傑認為舉辦公演之外還有更多的活動可以嘗試,最後延伸出一場為期六天的MDFK小小藝術季。
MDFK的全名為「My Dear Friend Kevin」。這場藝術節舉辦在宜蘭行口,以「叛逆、外來、危機感」為概念,內容包含小型攝影展、十九部學生畢業製作的影片播映、實驗劇場以及工作坊等。整場展覽想傳達生活中其實存在著許多有趣的細節。以小型攝影展為例,作品的取材集中在宜蘭學生上下學必經之路——和睦路,模特兒則是找高中生和大學生來擔任,藉由照片紀錄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讓大家對日常生活有全新的感受。而實驗劇場的兩齣舞台劇,一齣為文化大學戲劇系的ESCAPE劇團演出「在生活縫隙裡的顏色」,另一齣「水經」則是由劇團成員張哲維與三名戲劇社的學生共同創作和表演。另外也邀請表演老師和優人神鼓的講師舉辦工作坊,帶領民眾一起認識藝術。
蔡昀容認為舉辦小小藝術節,讓她有機會練習如何寫活動企劃書、向商家拉贊助等,這些經驗不僅打開了當時參加學生的視野,也帶給自己很多刺激,「原本我是一個缺乏觀察、感受的人,跟著這群人發想、準備的過程,也讓我開始去關心不同的議題。」
當時的她正處在茫然的狀態,從未接觸過影展這類的藝文活動,即使耳聞學長姊就讀影像、傳播等科系,對她而言都是遙不可及的陌生領域。舉辦藝術節不僅讓大家對於未來有更多的想像,「我們也發現,其實學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進而會去思考上大學後,我還可以再做些什麼?」
二O一六年為期三個星期的「返鄉人潮」藝術節,展覽由七大活動組成,包含影像及返鄉耕耘講座、短片影展、實驗劇場、親子工作坊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宜蘭十二鄉鎮攝影計畫及插畫展」以及「時代分享會」。宜蘭十二鄉鎮攝影計畫及插畫展是洄龜少年和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學生合作,讓模特兒穿上結合各地特色的時裝,再到當地進行攝影創作;而「時代分享會——約翰蘭龍」則是邀請宜蘭的長輩向年輕人分享生命故事,打造出「呷飯配話」的家常氣氛,讓不同世代有交流的機會。
為了推廣「返鄉人潮」藝術節,洄龜少年希望藉由名人訪談,採訪出身於宜蘭的知名人士,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場活動。當時擔任行銷組的鄭云筑接下這項任務,這對甫進大學的她是個艱鉅的挑戰,「我覺得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嘗試。」鄭云筑表示,在完全沒有經驗的狀況,大家只能以土法煉鋼的方式開始寫信邀約,上網蒐集名人的背景資料和過去的訪問,並撰寫訪綱。而在邀請的過程中,杳無音訊或被經紀公司掛電話都是家常便飯的情況,但也有不在預期中會答應的明星接受採訪。最讓鄭云筑印象深刻的是出生於宜蘭縣蘇澳鎮的「乱彈阿翔」,他不僅分享個人的生活哲學、創作的過程,言談中還穿插著對家鄉的記憶,而那些生活經驗都是靈感的來源,最後也肯定洄龜少年的行動,鼓勵年輕人要把握時間投入有興趣的領域。
一起把藝術帶回家
現在,有越來越多非宜蘭在地的學生加入團隊,例如這次展覽的創作者大多是外地人,劉銘傑坦言,「一開始也會思考要如何跟非在地人一起『回家』?」而透過田野踏察,他發現許多讓人覺得習以為常之處,在創作者眼中,反而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洄龜少年希望透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他們如何詮釋家鄉,藉由作品傳達「藝術並非高不可攀,而是一個遍及生活周遭的存在。」最後拋出一個問題意識,「那你呢?你跟你自己家鄉的關係是什麼?」
一進到展場,映入眼簾的作品像是在提醒民眾,在我們零碎的記憶中,對於家鄉的想像是什麼。 攝影/蔡湘翊
目前劉銘傑除了帶領洄龜少年,也在高中戲劇社兼任指導老師。從最初的「MDFK小小藝術節」到「返鄉人潮」藝術季,累積了許多與高中生相處以及領導的經驗。因為年齡相仿,他覺得不只是朋友的互動,自己的角色也有所轉換,「我很明確的感受到,這些高中生其實想學習的東西很多,但礙於地方沒有資源,他們也不知從何找起,這時我可以擔任那個『媒介』,告訴他們要去哪裡尋找,甚至是帶著他們去做。」
「也許我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如果一個人多了某些資源,多看了某些東西,他的思考也許會有所改變。」近兩年,有越來越多的民間團體開始在宜蘭推動藝文教育,這是劉銘傑樂見的。他也確信未來會持續帶領洄龜少年,改以常態性的小型活動,例如:周末影展,繼續執行理念。他也期待受惠的學生們,將來完成學業後,也能返鄉繼續傳承經驗給更多的學子。
採訪側記
離鄉背井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之一,又第一次離家可能是到外地讀大學的時候。我們很佩服同樣還是學生的洄龜少年們,在讀書之餘,也不忘回饋自己的家鄉,從生活經驗中發現問題,進而以具體的行動實踐對宜蘭的熱愛。參觀完《漫遊創作計畫》,我們也不禁捫心自問,「家鄉之於我又是怎樣的存在?」在為自己的未來奮鬥的同時,也應對孕育我們的這片土地長存感激。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