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聽覺感官 聆聽土地的聲音

嵌入:
文字-A A +A

NS.大自然的聲音及畫面

標一:開啟聽覺感官 聆聽土地的聲音
現在的社會中,我們普遍專注於視覺上的感受而忽略了生活中「聲音」的重要性,其實除了肉眼能見之外,聲音也包含了豐富的資訊,
如果閉上眼聆聽,也許能重新認識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發現一直以來都存在的生態危機。 

Super:台灣聲景協會發言人 洪永鑫:
我們一般人都會習慣用眼睛去看,就看到說這邊的環境好像還滿漂亮的啊,還是說流水啊等等這些比較片面性的東西,
或是說用眼睛去分析物種,可是很多時候其實你眼睛閉起來,你去聽一個地方,有時候你還沒有走到,
其實你大概就可以聽出這個地方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標二: 捕捉自然天籟 紀錄生命軌跡
聲音加上景觀,合稱聲景,來自於二十世紀初的加拿大作曲家,原本是用來描繪環境中噪音污染的情況,後來透過分析聲音發現,
其實環境中存在的聲音不只是有負面影響的噪音,還有些聲音是具有正面價值的,像是自然中的蟲鳴鳥叫還有海浪聲。
現在聲景慢慢的在台灣萌芽,2015年時創立了台灣聲景協會,目的在於關懷環境永續還有人文歷史,
並舉辦活動和展覽鼓勵大眾加入錄製聲音的行列,除了推廣民眾聲景的概念之外,協會也在各地駐點長期錄音,
再和學者專家合作來分析聲音,觀察自然環境在不同時間點下的變化。

Super:台灣聲景協會發言人 洪永鑫:
聲音是需要保護的,寂靜是需要保護的,那才會希望說成立一個協會,那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一起去推動這樣子的運動。

標三:聲景師探索野地   打造聲音地圖
閉上眼仔細聆聽,也許會聽到充滿童年的蟬鳴和古早味攤販的叫賣聲,聲音能夠延續記憶,更能傳達文字都難以抒發的情緒。
有趣的是,每個地方發出的聲音都不同,因此在2004年出現了聲景地圖來紀錄各地的聲音,並放在公開的網站上來分享給民眾,
不但能讓人發現生活周遭新的一面,也會引起對各地生活型態的興趣。

Super:聲音藝術家 吳燦政: 
聲音地圖那件事是因為,這個方法是,對我來講是重新認識你活的這個地方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另外一個目的是他是為了,
為了去尋找看有沒有別的方式,在創作上透過聲音,你有沒有辦法提出不一樣的看法跟觀點。

聲景不只有大自然,也包括城市聲,錄下來的作品可以用在不同的領域上,像是會被應用在電影或戲劇的背景音樂中,
還有音樂藝術家會用來創造新的作曲風格,而除了這些之外,聲景也涉及其他領域,像是都市景觀會考慮聲景來改造空間,
還有政府設計在不同捷運站內播放特色音樂。

Super: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振家:
聲景最早就是自然的聲景,再來延伸到都市,再延伸到音樂編曲。

標四: 透過環境教育 深植聲景概念 
比起傳統的環境監測方式,聲音增加了生物存在的證據,但聲景剛在台灣起步,在資料還不多很難被關注而且民眾缺乏概念和認知的情況下,
要怎麼促進聲景發展,其實除了以聲景地圖來分享作品外,透過音樂教育課程來刺激耳朵聆聽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Super: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蔡振家:
就是對聲音的注意力啊,會比較被一些噪音所干擾,真的覺得需要經過音樂教育的方式,
去讓大家調整自己聽覺注意力或者是說提高自我調整注意力的方式。

再來就是以環境教育來認識生態,先用遊戲的方式引起注意,最後再帶入環境的議題來提醒民眾反思,
說明噪音不只會讓我們的耳朵變得遲鈍,也會影響生物的習性,例如鳥類求偶聲的時間和頻率就會被車子或工廠聲影響而變得不規律。

Super:環境教育講師 賴勁廷:
這個問題很麻煩啊,我指的麻煩是說,不只是解決麻煩,而是讓大家知道我們環境有問題這件事很麻煩,因為大家都沈浸在小確幸裡面,

標五:保存多元聲景 守護島嶼文化
每個人對聲音的詮釋方式都不同,聲音也許就像存在於每個角落的某種顏色或形狀,想要紀錄它不一定要去森林野地,附近的公園、
操場都可以成為錄音的空間,因此鼓勵民眾一起走到室外,在錄下聲景的同時,也保存寶貴的文化資源。 

記者李亭芳曹華芳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207則報導
2,861則影音
54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46

​舊鞋回收製盆栽 循環鞋履新生命

2024-03-29
瀏覽:
179
推:
0
回應:
0
1:36

創意再生修惜站 環保同減廢

2024-03-25
瀏覽:
2,061
推:
0
回應:
0
1:35

​​藍永旗金盆洗手 花燈結合科技拚創新​

2024-03-25
瀏覽:
1,670
推:
0
回應:
0
1:38

守護「足」健康 呂郁芳助長者走更遠人生路

2024-03-25
瀏覽:
1,457
推:
0
回應:
0
1:38

​建築實作教育 創藝樹打造孩子們的建築夢

2024-03-25
瀏覽:
1,712
推:
36
回應:
0
1:38
1:35

南門市場傳承現代 新面貌引領市場再創巔峰

2024-03-25
瀏覽:
1,373
推:
0
回應:
0
1:37

飛盤爭奪賽興起 資源不足成困境

2024-03-25
瀏覽:
1,591
推:
0
回應:
0
1:41

木香四溢 手工木桶師傅

2024-03-25
瀏覽:
1,151
推:
0
回應:
0

開啟聽覺感官 聆聽土地的聲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81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