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踹拍,前進瑠公圳

嵌入:
文字-A A +A

公共電視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在 6/2 於台北市大安區辛亥區民活動中心 (下圖) 舉辦「2018 地方聚會 - 踹拍台北場」水圳尋蹤暨「社區有愛 關懷你我家鄉」徵案活動,結合大安區大學里里長吳沛璇,以及大安區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松山社區大學以及其它社區大學,還有各社區文化導覽志工,前往台灣大學「瑠公圳」和「霧裡薛圳」部分支線,包含了牛湳池、大安支線復原、小椰林道、瑠公圳遺址碑、溫州街 45 巷,進行現場講解,讓公民記者有機會接觸被埋藏在台大地下深層的水圳歷史記憶,並利用踹拍活動的報導,讓民眾也能一起關心社區歷史,思考未來的文化保存等等議題。

大安區大學里里長吳沛璇 (下圖) 在區民活動中心,為公民記者上課講授有關「霧裡薛圳」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吳沛璇表示,在接觸大安區社區大學梁蔭民老師的課程後,才了解更多霧裡薛圳的歷史故事。去年也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黃教授合作,並同舉辦「小步伐.走踏.大學里」活動,再更久之前,也與大安區公所和台大園藝系合辦「行動代號-三角地」等等活動,為民眾介紹霧裡薛圳與大學里在歷史與地域上與居民的關係。吳沛璇並表示,如果連我們居住的地方都不熟悉,那去國外幹嘛?「愛,在大學里,把愛放在大學里,大學里的人要存乎愛,去關心你左右鄰居、你的家人,這是我的心願」。

// 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里長 吳沛璇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5%A4%A7%E5%AD%B8%E9%87%8C%E9%87%8C%E9%95%B7%E5%90%B3%E6%B2%9B%E7%92%87-700668483320960/

大學里里長吳沛璇表示,霧裡薛圳有哪些寶貝呢?有烏龜、魚、貓,還有烏龜的蛋,甚至還有紀錄片的導演專門挑夜間來此取景。(下圖: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位於溫州街 45 巷)

大學里里長吳沛璇表示,這裡有涼風,有很多年長者聚集在此休息,是很好的休聞場所。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 (下圖)

霧裡薛圳第二支線的說明看板 (下圖)

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王晴玲主播表示,感謝大安里里長吳沛璇 (下圖右) 大力支持,讓我們今天有機會可以順利的舉辦這個活動。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召集人余至理 (下圖左) 為里長頒發感謝狀,感謝大學里辦公室提供場地設備。

大安區社區大學梁蔭民講師(下圖) 在區民活動中心,也為大家講解霧裡薛圳的歷史發展,認為目前若要復興霧裡薛圳,最有發展潛力以及最能節省經費的地點,實際上是有的。如果是一棟 200 多年前的房子,就會被政府列為古蹟而被保護,那為什麼同樣是 200 多年前,曾經在地下的水圳,為什麼不被列為古蹟,政府卻讓它變成臭水溝,這是沒有道理的。梁蔭民並表示,城市如果擁有更多的「水面積」,除了能提升防洪靭性並可降低堤岸高度,也可以降低城市內的「熱島效應」,對國家節電也會有幫助。

文山社區大學何文賢講師 (下圖) 表示,目前我們印象中的台北瑠公圳,是在 1705 年由郭錫瑠開墾。於日治時代 1901 年,日方政府認為現有埤圳,產權都是民間私人所擁有,但卻不好好維護,時常大雨一來,橋的連接時常會中斷,民間年久失修,造成農田灌溉水源被中斷,進而影響國力,所以收歸國有。在 1907 年更把這些埤圳整合為「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為農業進行更有系統的水力灌溉。

大安區社區大學志工黃世芬 (下圖) 表示,台大「醉月湖」就是目前瑠公圳保存良好的埤塘之一。醉月湖在以前也叫作「牛湳湖」,因為昔日農田需要牛來耕作的關係,而「湳」這個字,代表爛泥巴的意思。牛糞在當時也是很重要的物資,除了能當柴燒,還能用來作「夯土牆」。

大安區社區大學志工陳重維 (下圖) 表示,昔日在台大水工所旁的瑠公圳原始大安支線所作的復原工程,目前也有很好的成果,這裡沒有被人工掩蓋過,所以能保有最接近歷史的原貎。

台大水工所旁的瑠公圳原始大安支線所作的復原工程 (下圖)

大安區社區大學志工陳重維表示,由於身為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的校友,所以向大家推薦一張由他友人製作的「大台北地區水圳、溝渠地圖」,進入這個網頁,可以看到瑠公圳 (瑠公水利組合) 以及其它自然、人工水圳的所有幹線,勾選左方的圖層就能看到想看的部份。民眾只要在 Google 打入「大台北地區水圳」關鍵字,即可查尋到這個地圖,用來了解瑠公玔相關水圳的地理分布十分便利。

// 「大台北地區水圳、溝渠地圖」
此互動式地圖,是由作者 Wayne Su 利用 Google Map Engine 製作 (下圖),並得到許多網友的正面評價與讚賞。

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王晴玲主播 (下圖) 在活動結束前向各位公民記者提出建議: 在參加我們踹拍之前,如果你已經知道我們的主題是什麼,像竹崎天使-幸福公民記者一樣,我們可以先稍微作一下功課,針對我們今天的主題,先找一些資料,讓你先有一點印象。當然,你找愈多的資料,自已就會對這個議題了解更深入。當然有的時候,事情不可能和你想像的和書面找到的資料一樣,一定會有很多的變化。但是在這時候,你就會有很多的背景知識,可以讓你去作調整。有些公民記者,拿起手機拍攝的時候,還是用直式拍攝,我們會跟大家講,要將手機轉過來,用 16:9 橫式比例來拍攝,會比較好一點。還有,就是「多用思考代替全都錄」,因為你全都錄,你沒有在想的時候,回去在整理時,其實會花很多時間,不妨多花一點心思,聽聽看導覽帶隊的老師,他們在講什麼。我們通常作報導,是「抓一個重點去發揮」,因為,其實像瑠公圳這樣的議題,其實你要寫好幾本碩士或博士論文都可以,它可以從歷史整個脈絡,然後整個變遷,然後到現在的發展。就是每個部分切出來,都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不可能在我們的公民報導當中,我們都面面俱到,所以會建議大家,我們要去拍公民報導的時候,你抓一個小的點,那這個點,怎麼去找出來呢?就是「以畫面來思考」。你們去聽導覽的時候,你們「能拍到什麼具象的東西」? 哪個畫面是「比較豐富的」? 就以它來作為最主要的議題發展的方向,它會對你們整個報導的呈現,會比較有幫助,這是給大家的一個我們出來參加踹拍,可以去稍微思考的方向。

公民記者竹崎天使幸福、文化大學劉芷庭、洪毅祥在現場採訪後,立即製作出一篇新聞帶,提供公民記者作為參考。
(下圖: 公民記者竹崎天使幸福 )

(下圖左: 文化大學新聞系洪毅祥、下圖中: 文化大學新聞系劉芷庭、下圖右: 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王晴玲主播 )

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企劃王建雄 (下圖),在出發行前為公民記者介紹拍攝構圖技巧與採訪要領。希望大家利用「遠、中、近、特寫」的視角來拍攝單一或多個對象,每一個片段至少拍攝 5 秒,最後剪接時串連起來,影片會呈現更多的豐富層次。井字線同樣也適用於錄影,手肘儘量貼住身體,可以保持畫面穩定度。

歡迎大家加入公視 Peopo 公民新聞,用熱情與影像 / 文字,一起分享在你我生活當中所發生的各種動人的小故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0

加入時間: 2010.10.14

蘿蔔頭

加入時間: 2010.10.14
82則報導
73則影音
29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5

含糖飲料很難戒?三招有效戒除

2022-10-25
瀏覽:
2,629
推:
3
回應:
0
2:34

金山賞蓮趣,蓮花滿到九月!

2022-07-11
瀏覽:
7,252
推:
300
回應:
0
1:46

親子闖關學食育

2021-05-05
瀏覽:
2,693
推:
9
回應:
0
2:14
2:51

台癌愛波舞后,鼓勵癌友舞悅人生再出發

2020-10-18
瀏覽:
3,781
推:
97
回應:
0
2:52

吾癌無礙 癌友單車環島圓夢

2019-10-29
瀏覽:
4,965
推:
53
回應:
0
1:53

「吾癌無礙」癌友單車環島,10/20中正紀念堂出發

2019-10-20
瀏覽:
6,816
推:
301
回應:
0
2:05

秋柿紅了,營養美味報你知

2019-10-15
瀏覽:
4,022
推:
26
回應:
0
2:06

癌症關懷基金會志工隊,舞力四射豔壓全場

2019-09-30
瀏覽:
3,479
推:
53
回應:
0
1:26

猴硐礦工盼公部門解決淹水夢魘

2019-09-07
瀏覽:
58,741
推:
63
回應:
0

公視踹拍,前進瑠公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726篇報導,共13,18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726篇報導

13,18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