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聯繫和分散注意力及睡眠 病人自主權利法 慢性病健康自我管理(一上)

文字-A A +A

為什麼好奇寶寶要每年參與推廣「慢性病健康自主管理」課程,到市立聯合醫院做授課講師?

其實除了要保住講師資格(每年都要至少授課一梯次),也是因為團體動力的激勵作用。自從三年前上課,接著受師資培訓,兩年前開始在忠孝醫院做了兩梯次的行政志工、一梯次的主帶講師;一年前在中興醫院和新北市板橋院區各做一梯次的主帶講師。去年這個課程推廣到屏東、今年到宜蘭,更多的新手師資湧現,今年希望主帶講師是新手師資,協同講師是資深師資,所以我今年開始作新手的協同講師,一切重頭摸索換角色的不同帶領。發現這個角色不好做,要反應靈敏,馬上就能知道哪裡漏了要適時的補充,哪裡程序不對需要糾正,回到正確的程序。有時候我反應不過來,沒有在一開始就糾正,造成教學上的不順暢,真是不容易。不過一切起頭難,我對自己這新的挑戰,充滿著期待。。。

在我準備課程時,我看到第一次我的自我介紹是提到老媽全癱住養護所四年,我有空就去帶她出來曬太陽透氣,希望她能吃東西去游泳。。。第二次自我介紹是寫老媽住了五年養護所,終於帶她回家自己照顧了。。。這次寫的是和外勞之間溝通問題很傷腦筋。一年年都是大驚奇。我絕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變化,真是上帝保佑。很期待明年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因為我們組長手冊內容豐富,需要額外補充的不多,協同組長就是協助看頭看尾,有沒有將課程內容翔實的傳遞給組員,通常時間非常緊湊,沒可能太多的補充。對於第一堂課,最重要的就是補充這堂課的由來,是輔仁大學退休教授陳惠姿老師和現職教授卓妙如老師,兩位共同遠赴美國史丹福大學取經引進台灣。這個課程的研究是由一千名自願者參與,底定了這個課程的藍本,接著數以千計在美英加澳紐北歐、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度、墨西哥及日本都有人參與這個課程,協助豐富完成課程內容,及一本參考書,中文本是香港翻譯為『實踐健康生活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手冊』,也是台灣推廣的參考書籍。陳惠姿教授和卓妙如教授寫企劃案由政府部門申請到經費開辦此課程,今年是第三年,已經培養了三批的師資,免費讓民眾參與課程提升自主管理意識。在其他私人機構開課,是收費上課,能免費上課者希望都能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

在內容方面,組長手冊在第一堂課提到急性病和慢性病的分野:急性疾病:病因、診斷、檢驗、及治療一般會很清晰,醫護人員會決定如何治療,而我們會遵照他/她的指示。慢性病是急性期已過,情況變的複雜而不確定性,慢性健康問題通常會隨著時間變化,因此醫護人員成為了患者的老師及顧問,患者是醫護人員的伙伴,負責處理每天面對的問題,及告訴醫護人員對治療的反應,不完全是醫護人員怎麼說怎麼做的照單全收,是互動關係。最近有感於「病人自主權利法」2015.12.18三讀通過,2019.1.6即將施行,所以特地在課堂上提出來,提起大家對自身權益的重視,也是落實自己權益,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最重要的前提是,自己要負起責任,作自我的管理,如果自己都不管理,當然只好全盤聽醫生的了。。。所以上週住院的紀錄寫完後,我加上紅色警語,也就是沒有三兩三,不要上梁山。想想看怎麼可能自己平常不注意健康管理,事到臨頭還亂出主意,行嗎?表示你和醫生一樣對自己的身體反應的無知,只能照著一般人的標準程序走,對了是運氣,不對也怪不得醫生。因為完全合乎醫療程序。是吧!最近四年,沒有一次不是簽自動出院同意書,不打(吃)完整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我完全提著頭作出決定。。。

本人好奇寶寶照顧中風老媽六年,累積很多實務經驗,所以有很多時候都是經驗所得下作出自認為最適合但是不同於醫護人員的決定,如果讀者沒有經驗,想要運用本人的照顧經驗去主張不同於醫師和護理人員的治療過程,請審慎三思,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不可類比適用。特此聲明。

摘自:

老媽夜裡咬牙磨齒 高燒 送醫急診 一段主張病人自主權利的就醫經歷

https://www.peopo.org/news/372571

除此我還和大家分享了對這一系列課程的第一炮單元是:身心聯繫及分散注意力,屬於「運用思考」的一種。我和大家分享:

有沒有想過這一系列的課的第一堂教的是第一個法寶「運用思考」,為什麼?

萬法唯心造,心之為用大矣哉!嘴巴內沒有檸檬,可是僅僅用想像,嘴巴就冒酸水了,多麼神奇!這堂課讓我們知道,運用思考可以無中生有,不靠藥物克服痛楚,運用思想分散注意力,解決心理上的不痛快,放過自己,別把快樂的鑰匙交到別人手裡。

一個笑口常開樂觀積極的人,是很難生病的,只有悲觀消極被動的人,心情「淤堵(台語)」才會氣血不通,才會生病。

課堂上有腦力激盪的橋段,讓大家一起來想想看:有沒有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技巧。我將大家的成果照相起來,讓大家以後有很多方法可以參考。。其中用紅筆畫底線的項目是運用思考的項目,用綠色畫線的是用活動來分散注意力。要小心的是用活動的方式,有些有可能會有副作用,例如美食、購物、旅行都要花錢,找朋友也有風險,可能傷口上會被灑鹽更痛;而運用思考則還留在自己身上,問題不會擴大或惡化。

這堂課還教了另一個法寶:良好的睡眠,因為身體會分泌出賀爾蒙,協助身體修復日間出現的自然耗損,讓一日的辛勞得以復原。

真的有好的睡眠,就身體自己會修復自己,很難生病的。而我自己從之前常寫報導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自從上了課以後,一直提醒自己要早睡,現在很難過12點才上床,看到2013年,52歲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罹癌,在2015年6月30日,他發微博稱,「最近兩次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自己已經完全康復,腫瘤消失。我看到他的感悟第一條就是:睡眠比什麼都重要。我決定再次將上床睡覺再次訂在行動計畫中。

感悟一:睡眠比什麼都重要,
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大病之後,為了補償身體的虧損,

我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與改變,就是好好睡覺。

許多研究也指出,睡眠是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充足的睡眠對預防或限制腫瘤生長有廣泛作用。
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每天晚上十點以後,

理想睡眠長度是七小時到八小時。
幫助睡眠的方法有很多,。。。

腦力激盪:有什麼方法可以得到優質睡眠:

這裡列出了29項,有很多可以選擇,真好。

第三單元:介紹行動計畫 沒有行動,所有都是學習都是枉然,這第一堂課,要我們分為兩人一組,互相幫助制訂本週的行動計畫。我發現真的,第一次要踏出來採取行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可以商量真好,不過隨著課程的進展,就不分組,自己要學會制訂自己的行動計畫。

這裡也規定不要與同來的人一組,這真是事前諸葛,如果不是這樣,讓熟識的人知道自己的隱私,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認識的人第一個反應不是為你考慮,而是對他有什麼影響?如果知道你有什麼困難,他第一個考慮的是會不會影響到自己事情的順利進行,造成不一定是你期待的結果。我深深的瞭解,不可以將別人的隱私講給不相干的人知道,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的反應會是什麼。。。

--------------------------------------------------------------------------------------------------

我的行動計畫是:寫一則和外勞衝突的場景,看看可以怎樣運用思考來解決。

看到這堂課有列出組員責任,其中一條是建議大家將所學的至少練習兩週,所以我加碼列出一條行動計畫:要11點關燈睡覺,每週三天。所以現在要停止再敲鍵盤了。晚安了。。。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身心聯繫和分散注意力及睡眠 病人自主權利法 慢性病健康自我管理(一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7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7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