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大傳系/記者洪雅君、莊博淳 採訪報導】在人來車往的屏東街道上,手拉小提琴,穿梭過車陣的嘈雜聲,琴聲的悠揚,讓人都不禁駐足聆聽,她是蔣月惠。
創立了「羅騰園」,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從「羅騰園」創辦初期一直到現在,這條街始終都是她為了「羅騰園」募款的舞台之一,因為羅騰園不是一般的機構,無法接受一般政府的補助,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蔣月惠不願意用任何制度去定義所謂的「需要」。
(蔣月惠)
(張汝珊)
(蔣月惠)
制度對於社福機構來說,可以防止資源的分配不均或是濫用,但有時卻也在無形中阻隔了需要的人。「羅騰園」在沒有任何的審核制度下,無論是身心障礙者或是弱勢家庭背景,都能在這裡學習自理生活,或是透過分工合作來構築一個完整的家。但這樣的家可是得來不易的。
(蔣月惠)
蔣月惠口中的「阿美」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在「羅騰園」中,她能夠展現自己,但在機構中卻只被死板的制度消磨殆盡。為了不讓「下一個阿美」誕生,讓社會大眾瞭藉「羅騰園」,甚至消除歧見,為此「羅騰園」開始設立免費課程吸引民眾,敞開大門,踏入社區,邁向社區營造。
(呂震斌)
「羅騰園」曾經面臨強制解散與巨額罰鍰,也常被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但蔣月惠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選擇主動與社區做聯繫,以多元且免費的課程鼓勵民眾學習與瞭解「羅騰園」。同時讓「羅騰園」以開放且如大家庭形式,與一板一眼的體制,是否抹滅了身心障礙者的獨特性,來做一對照。但蔣月惠一開始並沒有想這麼多,她只是認為人不應該因先天殘缺而放棄自我。
(蔣月惠畫面)
與現行的法條妥協,或是一路走來不放棄每個需要的人,蔣月惠堅持創立「羅騰園」的初衷,即使舉步維艱,沒有拿到政府任何的補助,院生們的殘障津貼全都給予院生的原生家庭,同時發行期刊,將自各地善款的收支透明公開,她這麼做,只希望給予弱勢族群一個安穩的避風港。
(蔣月惠畫面)
相關報導:33手創屋圓夢成功 擺脫自殺灰暗陰霾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