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一直在孩子心目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雖說只是每天稀鬆平常的陪伴,可是對子女來說他們永遠都是心中最重要的心靈支柱。不過對很多出生在40年代中國大陸的人來說,父母親的陪伴卻是最難能可貴的,居住在桃園楊梅區的陳竹山爺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民國34年,國共內戰爆發,無情的戰火迫使人民流離失所、生離死別,不久,國軍失勢撤退來台,陳爺爺也奉行軍令、隨軍退守,這一來就是四十多年。
SB(陳竹山爺爺):在火車站對面的時候,坐在那邊,他講著講著哭起來了,哭完以後送到火車門口,蘇州火車站那地方去,也沒進火車站裡面,我說你回去吧
OS:在當年如果通信給大陸的家人是條重罪,會被視為匪諜判軍法,因此,唯有私下拜託與對岸有門路的朋友,才能偷偷聯絡遠方的親人
SB(陳竹山爺爺):當時公家人士不能回去的阿,不能回去就是說,通信也不能通信阿,那時候...雖然是那個...能探親阿,但是說,說是開放了,有的可以,有的不能回去,像是警察、軍人都不能去啊
OS:對父母和兩個妹妹的思念,沒有一天不在陳爺爺的心中隱隱作痛,礙於兩岸的政治關係,只能無奈承受。終於在民國79年,陳爺爺退休,卸下軍人的公務員身分,踏上尋親的旅途,不過,心中最不希望發生的,終究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SB(陳竹山爺爺):在回大陸之前不曉得阿,不曉得父母過世了,等到回到家才曉得,回到家的時候,在車上問他們,兩個老人家怎麼了?才講,喔~這兩個老人家過世了
OS: 時代的衝擊,有如大江大海的怒濤之勢,人與人之間的生離死別是家常便飯,無力反擊,只能無奈地選擇逆來順受。十七歲那一次的離家,在火車站的分別竟是與父母親相見的最後一面,「只隔兩岸,卻別一生」,反觀親人都在身邊的我們,是否應該更加珍惜當下所擁有的。
公民記者 徐玉書 桃園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