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榕樹溪:上游不乾涸的約定

2018/09/11 10:57
3,52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這次巡溪前,心情是忐忑的。

不是因為清晨下了場雨,是因為太久沒有像樣的雨,一個月來,三貂角測站只有15公釐的雨量。本來猶豫著是否改一條,但今年弔詭地兩度乾旱(空梅、無颱),沒有把握下個月會不會更乾,於是還是出發了。

主要任務:

  1. 公路以下這人來人往假山造景般的溪谷(其實除了護岸,石頭都是天然的),有馬口魚之外還有什麼?
  2. 在取水堰的斷流段以上,會不會有常流水?有哪些魚趁著雨季上去生活了呢?

兩位夥伴病號,人數減為13人,在下游被護岸束縮成4~5公尺寬的榕樹溪裡,仍顯得相當熱鬧。卯澳有三條相鄰小溪,我們已經拜訪過兩條,在這個有社區意識並封溪護魚的老地方,照例先跟卯澳小站老闆及派出所打招呼、通知里長、掛上封溪區許可調查的紅布條及和禾巡溪旗。

照片

躲在公路旁、被護岸束縮的榕樹溪

出海口在臨海道路下,因為橋基座較高,剛好阻斷最後出海的水流,判斷這段枯水期間應該不會有我們常見的花身雞或笛鯛等海魚進來,只見到2隻翠鳥從河口飛出海岸。

位於社區中的下游區,護岸兩側都有道路,溪中有廚餘、有昨天中元燒過的金紙、還有個極大的金屬廢棄物,同時承受陸源及颱風後的海漂垃圾,但至少有天然的基質都沒有斷流。
可惜原本不屬於這的馬口魚(台灣縱紋鱲)實在太多了,洄游的鰕虎基本款雖然都有,但數量相對十分零星。而善泳的湯鯉可能因為水位低,僅止於最下方較寬較深的潭,加上河口的阻隔,這個月可能都只能在這稍微深一點的小區域生活。越近高處的台二線公路,溪谷越狹窄陡峭;但因為砂頁互層形成的單斜小山,創造宛如天然階梯般的水位高差,容納魚蝦蟹螺各安其所。

照片

假山造景般的天然岩層

遮蔭榕樹的落葉落果下方的淺水域,聚集了很多小小的真米蝦。溪谷的豆娘也搶鏡,短短10m的溪段內就同時見到:白痣珈蟌、短腹幽蟌、朱背樸蟌、脛蹼琵蟌,目不暇給。這陸路僅需走1分鐘的距離,意外讓大家停留了1小時。

照片

穿過沒有水的公路橋孔,進入再沒有人居住的區域。比起受護岸拘束的下游,這裡溪谷寬闊兩倍,但人的影響在這裡仍不小,連續幾座半人工結合天然砂岩的取水堰(類似田埂把水攔阻蓄高的概念),看起來都有些年代,去年豐水期來時,是不容易通過的小瀑布,現在枯水期堰上都沒有水,頂多下方還有淺淺的潭。早先跟派出所員警問起,目前大家都使用自來水不再依賴溪水,因此或許還有恢復改善的空間,有待再觀察雨量多一點時,是否有因為堰體抬高及淤積,而有伏流的現象。

照片

結合天然砂岩的取水堰

中游這段間歇存在著水潭,在較開闊有陽光又少淤積的潭區,獨流小溪該有的瓢鰭鰕虎和枝枒鰕虎都出現了,看膩了馬口的大家很是興奮,林下26℃的水溫也比下游30℃涼爽許多。但這樣的水潭實在太零星,大多小水域裡都只有馬口魚仔,及用手就可撈起的粗糙沼蝦。

溪床上掉落老荊藤的紫色花朵吸引人,在兩位植物行家的引導下,眾人目光從水面轉移到兩側溪畔林:平緩的地方恰與福卯古道交會,還有芭蕉、柚樹、及竹林,還有需要小心閃過的黃藤;鍾老師也說:『正榕、島榕、雀榕、稜果榕、菲律賓榕等榕屬植物最為優勢,所以此溪稱為榕樹溪真的是恰如其名。』加上三葉五加、台灣假黃楊、及海女過去潛水鏡使用的材料臭娘子,顯示還鑲嵌著比較老熟的亞熱帶楠榕林,整條溪谷展示著從鑲嵌里山地景逐漸被大自然收回的演替過程。

照片

魚老師周大早不見人影一路往上探尋,我們則在乍現葉隙的陽光照映苔石間爬行,乾溪床開始讓人唉唉問:要走到哪裡才回頭?還會有不一樣的魚嗎?當下冒出一首拼裝詩:「溪間問童子,言師尋魚去,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我們此行待解答的目標在上游啊!

照片

爬上水泥砂膠合住砂岩縫隙做成的最後抬水堰,小溪終於呈現連續的淺水流,翻開石頭也還能找到扁泥蟲。上游這段終於出現了可以淹過大腿的潭區,果然看到了登山鰕虎——環帶黃瓜鰕虎。這種小魚總出現在獨立溪流的上游山區,趁著雨季一路躲過掠食者一路上溯,但整條溪能見到的數量寥寥無幾,上週七夕可能很難過上情人節,實在為他們命運擔心。

小溪的上游還有其他水族:壁蜑螺、毛蟹、過山蝦,如果如此少雨可能是偶發也可能在未來成為常態,平時河廊的通暢及保水,就還是能夠讓這些生物趁雨洄游完成成長或傳宗接代的生活史。畢竟,像這樣的小溪,洄游物種就佔了八成以上啊!

照片

這樣與森林融合的溪谷,從昨天傍晚到早上,都不時傳來山羌的吠叫,乾溪床途中也撿拾到藍腹鷴的飛羽;儘管魚很少,但在通暢溪谷穿越的風讓人自帶一種幸福感。我們邀請大家在【溪望‧上游】裡也一起感受:『當泥土的香、山路的靜、微風的涼、時間的遠,都匯成水滴時;一條溪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

照片

封溪護魚之外的更多可能?

下山拎出了3袋被遊客丟棄的垃圾,又見到棄置的毒蝦用殺蟲劑,沿著福卯古道回到公路看見制式的封溪護魚告示,上面畫著不屬於溪流的魚蝦,其實有很多感慨:如果不能從整條溪的環境健康著眼,如果沒有賦權及支持社區巡護,這些告示可能都只是裝飾。

小漁村的彩繪海洋吸引了許多遊客拍照,我們開始在想這條穿越村落、曾被新北市宣傳為濱溪小旅行步道的小溪,能否搭配「福卯古道」這條過去卯澳漁獲挑到澳底驛(福隆火車站)轉運的重要通道的重現,同時展現這樣小溪對洄游魚蝦和聚落的重要,並有對引入物種的控制管理,或許能讓受實質保護的溪流再度成為社區生活的一環。

 

※『和禾水梯田』的保育和夥人每月一次巡溪日,記錄一條貢寮獨立溪流的狀況。

點擊直接進入地圖】/【鄰近溪況詳 東北角河溪管家誌  】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